返回 贞观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 伐吐谷浑【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断往后败退,是又气又急。他想找机会摆脱李道宗,好前去助父汗一臂之力。然而斗过三四十回合后,他依然无法脱身,被对方死死咬住。无奈之下,他只好一门心思力战对手,争取几十回合之内将他斩落马下。因此,他使出看家本领猛斗任城王,显得非常勇猛凶狠。然而大斗了一阵之后,他还是不能占到丝毫上风,为此不禁发急了。这一急就把心态改变了,手中的刀也开始不听使唤,不由露出破绽。

    李道宗倒是不急不躁,沉着应战。他瞧见尊王满脸怒气,凶狠中透出股焦躁,心头不由一阵暗喜。他知道尊王发急,必乱心志,自己便有机可乘了。果然,数十招过后,尊王因急于进攻而露出一大空当。李道宗瞅见,哪肯放过,往右一挪身,举戟使劲往对手后脑刺过去。那戟尖不偏不倚,正好刺在尊王粗壮的后颈,一股鲜血如泉注般直喷出来。只听啊地一声惨号,尊王身子往左一歪,一头栽倒在草地上。李道宗见状,欣喜万分,纵马上前,挥戟往躺在痛苦呻吟的年轻人砍去。噗地一声,尊王那颗尊贵的脑袋就被砍了下来,在草地上滚动了几下,血流一地。李道宗亲手斩掉伏允的儿子,乐得哈哈直笑。

    很快,李道宗把尊王的脑袋悬挂在画戟上,一边拍马直入敌阵,一边高喊尊王已斩,束手就擒。伏允听说儿子已阵亡,悲痛欲绝,他举起手中的长剑,欲杀敌为子报仇,却被理智的慕容康泰劝阻。留得青山在,方可卷土重来。伏允听了慕容康泰简短而有力的劝谏,回心转意,含着泪拨转马头引兵逃走。慕容康泰命部下拚死抵敌,自己却拍马尾随老可汗而去。当然,这也不能说慕容康泰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毕竟吐谷浑可汗是需要他这员得力大将保护的。

    唐军见伏允引兵逃窜,越发士气高涨,一个个纵马舞械奋力追杀。一口气杀出十里开外,直杀得敌军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血流成渠,死伤不计其数。其余人马见挡不住唐军的攻击,又无法逃脱,只好纷纷伏地求降,成了唐军的俘虏。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战斗终于结束了。

    侯君集见天色已晚,士卒疲顿,当即便下令全军就地休息。第二天上午,他率领部队继续追杀伏允,唐军越过星宿川,到达柏海,没有找到伏允的踪迹。这令侯君集十分失望,他一心想杀伏允以建大功,谁知这老狐狸竟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仰天长叹一声,然后下令回师大非川。

    这时候,李靖的部队早已出了伏俟城,经过数日的疾速行军,他们到达吐谷浑西部的积石山河源,在那儿与李大亮部汇合。李靖得知侯君集部破伏允于乌海,大喜,不过当他听说伏允趁乱逃脱,侯君集至今也没有找到他的下落,不由得皱起来了眉头。接着,他便与李大亮、薛万均等将领讨论伏允的去处。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李靖认真听取意见,集思广益,经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确定伏允躲藏在突伦川。于是,当日他就率军出了积石山河源,日夜兼程,朝突伦川方向快速进发。几天后,大部队斜穿柴达木盆地,到达且末。由于长途跋涉,人马疲困,极需休息,因此李靖便命军就地歇息,一面令大将契苾何力引数十轻骑前往突伦川刺探军情。契苾何力得令,不顾劳累,当下就挑选精骑,带领他们抄小路前往突伦川。

    这时,太阳已经从地平线上沉落下去,暮色从四面围拢,很快天就黑了下去。唐军将士吃过晚饭,一个个躺在依旧散发着热气的草地上歇息,清凉的夜风徐徐地吹拂着,令人感到舒适惬意。没过多久,他们就一个个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一轮弯月斜斜地挂在飘浮着白云的东方,淡淡的月光映照在士兵们的脸上,显得那么安详那么恬静。然而,主帅李靖却没有睡,他坐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对着摇曳不定的灯火,静静地等待着契苾何力的消息。

    直到天亮时分,契苾何力才兴冲冲地走进了元帅帐内。李靖一眼瞧见契苾何力,激动得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劈口就问情况如何。契苾何力拱手禀告,说伏允真的躲在突伦川,并且很快就要引兵逃奔于阗。李靖听后,脸上露出丝得意的微笑,想自己的判断真是太准确了。

第107章 伐吐谷浑【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