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伐吐谷浑【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诸位将军方才所言,本帅也以为不无道理。的确,我军远道而来十分疲顿,需要养精蓄锐。兵法云,以疲惫之师远袭敌军,取胜难矣。”说着,李靖又转眼望着一旁的兵部尚书,若有所思地问道,“侯将军,你是否也认为我军屯驻鄯州养精蓄锐为宜,还是另有高见呢?若有,请将军但说无妨!”

    “元帅,君集以为不可屯驻城内,当马上发兵袭取伏俟城。”侯君集拱手答道,“今我军突入敌境,敌军尚未据险守卫,元帅可挑选精锐,长驱疾进,乘其不备,必获大胜。若行动迟缓,使其得以把守险要,到时我军再攻,恐难取胜也。兵贵神速,不可因疲惫而殆误战机,请元帅三思啊!”

    “侯将军所言甚是!”李道宗支持道,“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可大胜也。今我军突袭伏俟,伏允当来不及备战,可一举击溃贼军,攻取伏俟城。”

    “二位将军言之有理!”考虑了会儿,李靖点头赞成道,“今天气严寒,冰天雪地,吐谷浑兵马大都蜷缩于城中,险要之地当无军把守。再者,我军刚行至鄯州,不为伏允所察,其当不加设防。如此,若有支精锐骑兵突入伏俟城,乘其不备,必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定可大获全胜。好,此真乃妙计也!”

    “既然元帅以为此计可行,何不立即发兵前往伏俟呢?”薛万彻急切地请战道,“元帅,在下愿引兵袭取伏俟,生擒伏允老贼!”

    接着,李道宗、李大亮、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将领也纷纷表示赞同突袭伏俟城,并向主帅请战。李靖见状,甚是欢喜,捋须哈哈笑道:

    “好,既然诸位将军都急于求战,那本帅就只好应允了。本帅请任城王率两万精骑前去突袭伏俟,薛万彻将军随同前往,协助作战!”

    “遵命!”李道宗、薛万彻上前一步,向主帅拱手受命,“请元帅放心,在下定能一战而攻取伏俟城,为我军取得首胜!”

    “好,本帅在此静候佳音!”李靖听罢,哈哈一笑,高声说道,“任城王骁勇善战,自然可取此头功,本帅无忧矣。兵贵神速,明日出兵,不得有误!”

    计议已定,众将便纷纷出了营署,朝各自的营地飞马奔去。回到军营,李道宗和薛万彻就开始着手挑选精锐骑兵,为明日出战作好充分的准备。

    次日午后,李道宗率领两万轻骑出了鄯州城,抄一条覆盖厚厚积雪的小道,顶着呼呼寒风飞快地奔向伏俟。从鄯州至伏俟城路途遥远,唐军骑兵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奔驰,五日之后才到达了库山。正当李道宗准备乘夜突击伏俟城时,一位身材中等的探马跑了过来,向他禀报前方发现敌情。

    原来在唐军骑兵快到达库山时,吐谷浑可汗伏允得到探报,连忙派遣天柱王率大军赶往库山,以迎击唐军。李道宗得知天柱王的军队列阵于库山之北,不由吃了一惊,慌忙命军停止前进。士兵得令,一个个勒住马缰,整整齐齐地立在山前待命。此刻,他们心中都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说实话,连日的疾行军已让他们疲惫至极,难以支撑,不要说几天,就是休息几十分钟也是好的。幸好,天柱王来了,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李道宗虽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但颇知兵法,能够审时度势。他明白天柱王不仅占据了有利位置,而且兵马也倍于自己,如果正面交战,自己难有胜算。因此,想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就必须智取。那么,什么样的计策可以打击对手呢?他勒马立在脉脉的余晖中,凝视望着白雪皑皑的山峰,一边苦苦地思索着。薛万彻坐在马背上,侧脸看见任城王对着敌军方向发呆,脸上不禁露出诧异的神色。在他看来,天柱王只是个大饭桶,再多的兵马也挡不住他们的去路,所以他坚持立即率军冲入谷中与贼军血战一场。不过,他的建议始终没有被任城王采纳,这让他感到纳闷,甚至有点气恼。

    搜肠刮肚了一段时间后,李道宗终于想出了道妙计。他决定命薛万彻大部队进入山谷,与天柱王对阵,自己引千余精骑绕道前往山后设伏。到时一旦吐谷浑被诱入谷内,他便可从后面进攻,从而与薛万彻联手对天柱王形成夹击之势力。如此,唐军便可大破吐谷浑。薛万彻听李道宗这么一说,也忍不住连声称好,拍掌叫绝。他向任城王建议三更时分出战,因为这个时候天柱王的兵马会因困倦而放松戒备。李道宗以为有理,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薛万彻的提议。计议已定,他便命军起锅造饭,就地歇息。此时,天完全黑了下来,北风呼啸,令人感到寒彻骨髓。虽说已是四月天,但这个鬼地方仍然像冬天一样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士卒们得令,纷纷下马准备晚餐。不一会儿,一缕缕青烟随风飘荡在山谷之上。漆黑的夜空中,露出几颗星子,快活地眨巴着眼睛。

第102章 伐吐谷浑【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