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册封夷男【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就将阿史那思摩的大部队调回原地驻守。不过,颉利并不想就此善罢甘休,不断派军出境骚扰薛延陀等部。因此,从那以后突厥与薛延陀诸部之间的烽火连绵不绝,下互有伤亡。
李世民听说颉利与夷男交恶,甚是欢喜,每次看见薛延陀等部有些招架不住就暗中命军前往增援。这样一来,颉利根本没办法彻底打垮薛延陀,只是白白消耗自己的兵力和财力,使得本就衰弱的国势益发衰弱,最后没办法,只得后撤,将牙帐建在定襄,同时遣使向大唐称臣,好让自己缓口气。
颉利的缓兵之计,自然是躲不李世民的火眼金睛。不过,李世民看了颉利使者的上表,脸上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内心感到一种压抑情绪得以排遣的痛快。也是当初晋阳起兵之时,为了获取突厥的支持,他不顾一切地劝父亲向始毕可汗称臣,使得李家饱受屈辱,胸口因之而隐隐作痛。现在,颉利终于用低声下气的语调向自己称臣,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当着众臣痛痛快快地羞辱一番阿史那氏。当然,这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的远大志向就是不久将来率军灭了颉利老贼,夺取阴山下那片茫茫草原。过去他恐怕连想都不敢想,不过现在随着大唐的强盛和突厥的衰败,他坚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房玄龄、杜如晦等臣也看出了颉利的权宜之计,知道他偃旗息鼓的目的是想休养生息,借机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好继续与大唐较量。于是,他们纷纷出列向皇上进谏,劝他不要中了颉利的诡计,应该撕毁他的上表,立即发兵攻打突厥。李世民听罢,轻轻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答道:
“朕乃堂堂上国之君,以德义布天下,怎可拒绝他国君主的示好。今颉利遣使上表称臣,愿与我大唐订百年之好,岂能拂了他的这番好意!”
“颉利言而无信,几次三番与大唐约盟复又犯边,如此反复无常之人岂可信之!”杜如晦谏道,“此番颉利向皇上称臣,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并非出自真心。颉利见皇上支持薛延陀诸部,深知打不败他们,又知我军增兵边境,故而担心两面受敌,怕陷入覆亡之危境。今向皇上俯首称臣,是想避免危亡,以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一旦颉利喘过气来,就会像猛虎一般变本加厉地扑向大唐。皇上,此乃颉利缓兵之计,万不可给他喘息的机会呀!”
“杜大人所言甚是!”房玄龄紧跟着谏道,“皇上,今颉利内外交困,力不从心,正是大唐进攻突厥的好机会。颉利称臣,实乃缓兵之计,请皇上明鉴!”
“朕与颉利交战多年,岂能不了解此贼?”默然良久,李世民严肃地说道,“朕也知颉利此番遣使称臣,实是缓兵之计,然朕不可拒绝他,更不能用兵。”
“这是为何?”杜如晦不解地盯着李世民问,“皇上,难道还在为军力部署而担心吗?依臣看,皇上大可不必如此。今任城王、将军李勣、张公谨、薛万淑、卫孝节皆已率军部署于边境各州,只等皇上一声令下。正如方才房大人所言,现在正是进兵攻打突厥的时候,请皇上万勿坐失良机呀!”
“此非良机,乃是陷朕于不仁不义!”李世民沉着脸答道,“今颉利遣使向朕上表称臣,朕若进兵相攻,岂非失仁义于天下!”
“皇上圣明!”魏征拱手道,“颉利虽无信义,然今遣使称臣之事天下人皆知,若此时发兵,必令天下人非议,指责皇上不讲仁义。此有损皇上威名!”
“微臣也以为,此时不可发兵。”王珪紧跟着说道,“虽颉利身陷窘境,发兵胜算很大,可为君者当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人。今颉利称臣,不可伐也。”
“颉利无道,正可伐也!”杜如晦坚持道,“颉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为欺上国之君,有不可饶恕之罪。皇上举兵伐之,乃正理,天下之人岂敢非议!”
“即便天下之人不愿非议朕,朕也当为此事而自责!”李世民提高声音说道,“朕已说过,只有颉利举兵侵凌中原,朕才可发兵攻之。今颉利上表称臣,口口声声要与朕修好。倘若朕此时发兵,那不是自食其言,失信于天下吗?”停顿一下,毅然决然地说了句,“朕决不发兵,众爱卿休得多言!”
杜如晦、房玄龄等人见李世民态度如此坚决,无回旋余地,也就不敢再劝他。顿时,大殿内一片沉寂,气氛显得有些沉闷。李世民见群臣无语,似乎有些不自在,兀自哈哈一笑,先开口说话了。文臣武将们看见皇上面色和悦,言语轻快,也都马上活跃了起来。他们依次出列,向皇上禀奏各自所理之事。李世民见群臣处事如此认真,龙颜大悦,甚是快慰。他面含微笑一一准奏,对不足之处也是语气温和地给予指正。
第050章 册封夷男【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