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怎么做,我说了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终于轮到我当家做主了,大明,你要按照我的方式前进。
朱棣坐在龙椅上心中想着。
我有我想过的生活,我不可能每日都马不停蹄的处理政务,我喜欢更广阔的天地,换句话说,谁也别耽误我去北边打架砍人。
可是老爹已经规定,以后不设立丞相之职,那么谁来帮我处理政务?
姚广孝么?此人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可我实在不敢过于重用他,想起姚广孝在靖难之中的表现,朱棣有些不寒而栗。
用,但不能重用,这是朱棣对姚广孝的思路。
可是满朝文武除了被朱棣杀掉的,其余都是原来建文一朝的大臣,用起来都不是很顺手。
这时朱棣突然想起来一个人,这个人素有才名,最主要的是他不被建文帝喜欢,郁郁不得志。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就是他了。
这个人便是解缙。
解缙生于1369年,1388年中进士。从小到大,解缙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他的才名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所有人都认为解缙一定能出人头地,包括解缙自己也是这么认为。
解缙如愿考中进士后,朱元璋亲自接见了他。
初出茅庐的解缙书生意气,仗义执言,在很多事件上都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当时的朝堂上由于胡惟庸案的爆发,很多人都加入了混派。
混派的宗旨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事睁只眼闭只眼,命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没了,还干什么活?
老朱也是很苦恼,于是很真诚的问计解缙,并郑重承诺,绝不翻脸不认人。
经过一番思索,解缙终于向朱元璋呈上了一篇历史上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在文章里他针砭时弊,指出为君之道应该减少不必要的杀戮,同时也概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解缙有着一个知识分子特有的勇气和勇敢。
朱元璋遵守了他对解缙的承诺,并没有怪罪解缙的直率,而且接受了他的批评。于是解缙名满天下。后来李善长案爆发,解缙又一次上书,虽然朱元璋很生气,可仍然没有怪罪解缙。
老朱的态度给了解缙一个错误的信号,朱元璋不会真的处置他。于是解缙火力全开,朝廷所有他看不惯的他都要上书。
此时的解缙胸怀天下,不畏强权,敢于对一切不公平的事情说不。
可是他的这种性格得罪了太多的朝臣,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老朱对解缙说了不。
“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回去吧,十年后再来。
此时距离解缙考中进士,仅仅过了三年。
正是这一次贬黜让解缙彻底改变,从前那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解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成熟,稳重有心机的政客。我只有得到那个位置,我才能做我想做的。
朱棣想要用的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既然方孝孺被我杀了,那我再给你们找一个读书人,看天下读书人
第56章 怎么做,我说了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