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天子守国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胜利是属于我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力主削藩的那哥俩齐泰、黄子澄偏偏这个时候还不在京城,我应该找谁去问对策?朱允炆已经焦头烂额。好在方孝孺还在,他可以去向方孝孺讨教一番。

    方孝孺也不客气,当仁不让的提出了几条建议。第一,派人外出募兵,第二,与朱棣谈判,想法拖住朱棣,为计划一争取时间。

    朱棣是怎么走到今天这步的,我相信那些远在朝堂的官老爷们包括朱允炆都是无法想象的。而且朱棣是玩阴谋诡计起家的,身边还有当世第一阴谋家每天现场教学,方孝孺简单的两个计划就能让朱棣回心转意?

    不是方孝孺太天真,就是朱棣太白痴。

    南京皇城奉天殿的皇位上,只能有一个人坐在那里。不是朱棣便是朱允炆,而失败的那个人只有一个出路。

    那就是死。

    朱棣三言两语便打发了前来谈判的堂姐,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朱允炆。

    此刻的朱允炆才明白,他的四叔可不会像他一样有什么“这是我侄子,勿伤他性命的”命令。

    可是朱允炆明白的太晚了,听天由命吧,我已经没有了任何本钱。

    或许结局从我任命黄子澄、齐泰削藩的的那一天开始,便已经注定了。

    朱棣率军准备渡江攻击京城,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又遇到了激烈的抵抗。

    那个人正是盛庸。

    盛庸率领南军拼命的对燕军进行了反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竟然击败了燕军。并且又一次动摇了朱棣手下将领的信心。

    他们一致要求回去休整,这一次就连朱棣本人也动摇了。

    因为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燕军都已经到达了极限,而且现在燕军在京城附近,各处情况不明,本能的危机感使他们的精神高度紧张。一点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让军队崩溃。

    如果此时撤军,历史一定会改写。

    可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朱棣的援军到了。

    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终于率领援军赶到了战场。

    朱棣非常高兴,拍着老二的肩膀说了句名垂青史的话。

    勉之,世子多疾。

    翻译过来就是好好干,将来封你当世子,等我死了,我这个位置就是你的。

    这是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第二次画大饼。第一次是给宁王,说要与他平分天下。

    朱高煦一听像打了鸡血一样,现在努力杀敌,就相当于给自己打工一样,将来的这一切都是我的。于是朱高煦玩了命一样的攻击盛庸的部队。

    盛庸的军队终于被朱高煦打崩了。

    朱棣顺利的渡过了长江,来到了京城。

    南京城防坚固,城内还有守军十多万。这让朱允炆有了错误的判断。

    济南城朱棣都攻的那么费劲,要想攻破南京岂不是难上加难?

    而朱允炆之所以放弃南逃的方案,也在于方孝孺,和他说的一番话。

    “陛下为了江山社稷而死,也是理所应当。”

    君王死社稷,这是多么崇高的行为。

    于是朱允炆坚定的留了下来。

    可是朱允炆不知道的是,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

    朱棣之所以敢于进攻都城,是因为他还有一张王牌。

    李景隆。

    最后李景隆打开金川门,将朱棣迎进了南京城。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剩下的就是秋后算账了。

第52章 胜利是属于我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