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天子守国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朱棣的惨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这个时代,如果说朱棣是最善于进攻的将领,我相信没有人会反对。退回北平的朱棣也并没有闲着,他冷冷的注视着战场上的形势。

    不进攻济南,不代表我不进攻别的地方。

    公元1400年十一月,朱棣率军进攻沧州,歼灭数万守军,擒获大将徐凯,然后克德州,下济宁、临清。

    得到朱棣出兵消息的盛庸,决定改变自己的策略。本来已经决定北伐的盛庸,决定由攻转守。我不跟你打对攻了,我要防守反击。

    朱棣,你来吧,我们终有一战,我等着你。

    盛庸将决战的地点选在了东昌。

    为了让朱棣顺利的到达选好的地方,盛庸主动放弃了很多城市,同时安排自己的军队有计划的后退。

    一切都是为了吸引朱棣到达那个盛庸亲自为他挑选的地方——东昌。

    而朱棣还没察觉到自己即将面临的危机,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进攻才华所带来的快感当中。

    在济南的遭遇,让朱棣感到郁闷无比。所以他将满腔怒火全部发泄在周边的这些城镇当中。

    自己在济南所遭受的只是一个意外,只靠防守是无法赢得最后的战争的,要想取胜,还要靠进攻。而要说进攻,我朱棣敢称第二,谁敢称第一。

    神挡杀神,鬼挡杀鬼。

    对于盛庸的计划,他也不是没有一点怀疑,只不过他对自己的进攻才华还有对于作战的指挥技巧太过自信。

    南军当中,唯一能配称得上是自己对手的只有一人,而那个人绝对不是盛庸。可那个人此时却成了盛庸的副手。

    朱棣心中窃喜,觉得朱允炆又一次犯了愚蠢的错误。

    没错,他所忌惮的那个人正是平安。

    对于盛庸,朱棣也做了详尽的调查,这个人的履历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吹嘘的。而且盛庸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不擅长指挥骑兵作战。

    而这恰恰是朱棣的强项,此消彼长,使得朱棣对于盛庸并未放在心上。

    因此,对于盛庸的计谋,朱棣并未有放在心上。

    你不是要引我去你想让我去的地方么,我就如你所愿。

    对于盛庸的礼让,朱棣却是照单全收。又攻下了几个城市后,朱棣终于离东昌越来越近。

    在离东昌不远的滑口,朱棣遇到了盛庸手下的大将孙霖率领的前锋部队,朱棣战而胜之。这让朱棣更加确信,盛庸也会跟他的前任一样,被自己打败,然后灰溜溜的逃回南京。

    前面就是东昌,盛庸,你不是让我来这与你决战么,我来了你在哪里?

    你来啦?我已经等你好久了。

    盛庸这个人很有意思。生年不详,籍贯不详,父母不详。

    不过有一点却很清楚,在靖难之役中他打了很多次败仗。正是在这么多次失败后,盛庸一次次总结,不断提升,随着对朱棣战法的了解,他也逐渐找到了克制朱棣的战法。

    而他之所以选择东昌这个地方,就是他专门为朱棣设计的,因为她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朱棣率领着自己的精锐部队赶到了东昌,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南军全军集结在城下,静静的等待着朱棣的到来。

    这现象让朱棣十分的纳闷。人人都知道我朱棣野战能力天下无敌,竟然还有人想主动与我在野外决战这是嫌自己命长还是怎么的?

    其实朱棣的疑惑也是盛庸手下将领的疑惑。当盛庸的决定一说出来的时候,就遭到了手下将领的一致反对。

    这些人都是参加过前期战役的人,对于朱棣的用兵都印象深刻,人人都不想在野外与朱棣正面硬刚。而如今盛庸却主动放弃在城内防守,却要在城外与朱棣决一死战,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反对无效。

    盛庸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

    朱棣亲自率军向南军的左翼发起了进攻,不过早就熟悉朱棣战法的盛庸早就在自己的侧翼布下了严密的防守,派重兵保护自己的左翼。

    在经过几次冲击后,南军的左翼纹丝未动。

    朱棣不愧为名将。当他发现盛庸的左翼无法突破的时候,立刻改变了进攻的方向。由左翼改到了进攻盛庸的中军,希望能一战解决掉盛庸。

    整好队伍的朱棣亲自率领骑兵采用中路突进的战术直接进攻南军的中军。盛庸的中军一击即溃,纷纷后退。朱棣大喜,果然如他所料,盛庸的南军果然不堪一击。

    可是随着朱棣发动全军对南军进行追击的时候,朱棣发现为什么南军却越追越多?而且看样子也不是溃败,而是有计划的向自己靠拢,而且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家伙式,正对着自己的军队。

    上当了!
<

第49章 朱棣的惨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