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天子守国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项庄舞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个绝好的可以牵制朱棣的机会被朱允炆轻易的放弃了。

    这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但凡朱允炆阵营随便抓住一个,他们最后的结局都不可能那么惨。

    建文帝登基后一直比较信任的是齐泰与黄子澄。

    齐泰原本是兵部侍郎,朱允炆登基后将齐泰晋升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卿。

    朱允炆将心中隐忧对他二人和盘托出。

    “我皇爷爷在世的时候曾经将朝中有可能起兵谋逆的人全部杀了,可是我对皇爷爷说如果谋逆的人是叔叔们怎么办?我皇爷爷却并没有给我答案。”

    “臣以为藩王势大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再不削藩,恐怕真有一天谋逆也说不定。所以臣的建议是削藩。”

    齐泰是兵部尚书,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政治遗产。

    黄子澄与齐泰的看法相同都主张削藩。可是两个人在削藩的先后顺序上却有很大的分歧。

    齐泰主张擒贼先擒王。在这些藩王里,燕王实力最强,只要将燕王解决了,其他人对付起来就相对容易了。

    但黄子澄却有不同意见。

    “燕王素有战功,如今我们上来就削他的藩,恐难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而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在时就犯有许多过错,先削他们人们才不会质疑。”

    最终朱允炆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

    就这样,三个从未上过战场的二杆子,开始研究起打仗的那些事儿。

    首先被削藩的便是周王。前面提到过冯胜与周王密谈,因而被老朱赐死,那个人便是周王。黄子澄所说的过错,便是私通冯胜,意图谋反。

    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弟,傻子都知道朱允炆他们要干什么,可惜朱允炆他们却认为燕王不知道。

    要不是最后黄子澄的硬骨头表现,我都怀疑这厮是朱棣派来的间谍。

    不削朱棣的藩怕被人非议,然后第一个削的就是他的同母弟弟。还有朱允炆。把朱棣的三个儿子放回去,怕的是朱棣起疑心朝廷有心要对付他,这却不怕了。

    做事毫无逻辑可言。

    以朱棣的雄才大略,对付这样的对手怎能不胜?

    而且朱允炆阵营当中集体降智的行为不止他们几个。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为什么有的人做任何事都顺风顺水。我想除了他自己的努力,还有一个原因。

    天命。

    天命不可违呀!

    老朱一世英名,千算万算,没算到最后自己的江山被自己的儿子给篡了。

    接着,代王、湘王、齐王、岷王相继被削。

    至此,按照黄子澄的建议,将有过错的藩王全部削除了爵位。而湘王不愧为老朱的儿子,为全名节,全家自焚。

    他们都被废为庶人,下面该轮到你了。三人狞笑着对准朱棣举起了屠刀。

    在削藩朱棣之前,朱允炆还是做了一些安排。

    首先派工部侍郎张暠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为都指挥使。都督宋忠驻军开平,并调走了朱棣直属的燕山三卫。

    建文帝的这一系列操作都是在告诉燕王:乖乖的哈,我马上要削你的藩了。

    所有的这些都在朱棣的意料之中,所以朱棣一点都不惊慌。

    “大师,听说

第38章 项庄舞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