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愤怒的“扁铲”[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棣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可是有人却十分的不爽。
这个人便是大明的天子朱元璋。
朱元璋不爽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便是胡惟庸。
胡惟庸当时的职位是宰相,且是唯一的一个。
从1373年开始,到如今胡惟庸独占相位将近七年。
明朝开国初期,一般标配是左右两个丞相,左为尊。而胡惟庸能独居相位七年之久,可见朱元璋对他的宠信。
胡惟庸只是李善长的一个同乡,整个明朝立国的过程中寸功未立。可是他又为何能独居相位七年之久?
答案只有一个:斗争需要。
无党无派,千奇百怪。
明初的朝廷也是如此。
朱元璋能打下天下,主要靠的就是自己的老乡然后吸收优秀的人才加入,才一步步的夺取了天下。
老乡中的代表便是李善长。而外来户中的代表便是刘基(刘伯温)。
明朝建国后论功行赏,李善长被评为第一功臣,被封为韩国公,位居六公之首,更是整个淮西集团的代言人。
刘基虽然只被封为伯爵,但这不妨碍刘基同志成为浙东集团的领袖。
于是双方走上了擂台。
而裁判就是朱元璋。
刘基就是刘基,第一回合就将李善长揍趴下了。
逼不得已,李善长以退为进,将胡惟庸推上了前台,理由是资历浅,好控制。
可是李善长的这个决定让他后悔终生。
这个胡惟庸不光斗倒了刘基,也把他一并拉进了火坑。
胡惟庸一套组合拳将浙东集团彻底瓦解,就连刘基也被他借机除掉。
是胡惟庸技高一筹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原因只有一个:裁判拉偏架了。
斗争的关键时刻,朱元璋亲自找到刘基让他回家养老,后来又在刘基生病期间让胡惟庸奉旨探病,之后刘基才病重而亡。
两个关键的时刻都有朱元璋的身影出现。
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朱元璋有杀掉刘基的理由么?
有,而且很充分。
刘基作为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重要谋士,他的很多重要计谋都得到了朱元璋的采纳。这让朱元璋对刘基的智慧与厚黑有了深刻的认识。
天下初定后,留一个这样的人在身边,朱元璋如何能睡好觉?一个能预判你所有的预判,厚黑比你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怎么能让朱元璋放心?
所以刘基的命运早已注定。
不是胡惟庸强,而是相比较于刘基,他对朱元璋的威胁要小很多。
两权相害取其轻,这才是胡惟庸笑到最后的根本原因。
胡惟庸获得了胜利,他站在了权力的顶端。
可是他忘了这个胜利是怎么得来的。
老子给你的你才能要,老子不给你的你不能伸手去抢。
所以胡惟庸当了七年独相,这是朱元璋给的。
七年后连本带利给老子还回来。
因为你捞过界了。
其实朱元璋在下棋,一盘很大的棋,大到要多年以后才能看出他的真正目的。
起初胡惟庸谨小慎微,加上本人确实也有些才干,很得朱元璋的赏识。
君权与相权本就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就好比两个人拔河,在某一个点双方会有一个平衡,一旦打破平衡,势必有人被拉过去。
所以胡惟庸疯狂的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第9章 愤怒的“扁铲”[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