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汉昭烈帝刘备,热血仁义折不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说,三国史上谁令刘辩真正敬佩,真正担得起“昭烈”二字的,恐怕只有一人,那便是刘备。
圣文周达曰昭,有功安民曰烈。
蜀汉昭烈帝刘备,用其一生诠释这两个字的真正注解。
161年,涿郡涿县生人刘备,家境贫寒,生父早亡,只能通过贩卖草鞋勉强维生。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刘备家中也算有一些书香门第的味道,爷爷曾经做过县令,父亲也在县城当过文职,家境虽然贫寒,刘备还是有一些文学功底的。
后来父亲去世,刘备不得不贩卖草鞋为生,虽然刘备生活艰辛,但是心中始终有一个理想,那便是当皇帝。
后来母亲听闻卢植正在创办学堂,广收学生,刘备的母亲便让刘辩跟着同宗兄弟一起,前往雒阳拜学。
寒门出身的刘备没有辜负母亲的厚望,通过了大儒卢植的考核,成为了卢植的学生,便是在此时结交了豪门子弟公孙瓒。
24岁以前的刘备所干的事情,可以用四点来概括。
一、利用“卢植学徒”名号获取流量。
二、提高影响力,打造本地有影响力的人设形象。
三、结交权贵,厉兵秣马。
四、等待时机,伺机而动。
皇天不负有心人,刘备等到了属于他的时机。
184年,黄巾之乱,刘备带领小弟投靠校尉邹静,大破黄巾军,战后按功行赏吗,刘备被授予中山郡安喜县县长,授安喜尉。
后来朝廷卸磨杀驴,下诏书,因黄巾战功被授予县级行政官员的人,要被撤职淘汰,这个时候督邮正好来到安喜县视察,刘备想要见督邮一面,但是督邮却回避不见,任由刘备怎么说,督邮就是死活不见。
年轻气盛的刘备大怒,将督邮绑了起来,县尉绶印挂在督邮脖子上,鞭仗二百多下后,带着小弟潇洒离去,也开启了他的流亡生涯。
之后的日子里,刘备带着小弟参军,讨贼,立功,弃官,再讨贼,最后在高唐这个地方被贼寇击败,逃离了县城,投奔公孙瓒去了。
公孙瓒欣然接受了老同学刘备的投奔,并且给了刘备一个别部司马的官职,刘备在公孙瓒手下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后来得到公孙瓒赏识。
公孙瓒与袁绍两人之间爆发战争,公孙瓒便派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共同抗拒冀州牧袁绍,期间屡立战功,被授予平原相一职。
任职太守期间,刘备治理有方,经刘备治理以后,贼寇不敢随便入侵,百姓的生活也渐渐丰盈起来。
刘备因为出身底层的缘故,他用人从来不看出身,也完全没有架子,即便是底层人士,刘备也跟他同席而坐,一同吃饭,绝不搞区别对待,慢慢的,刘备仁义的名声便起来了,在平原这个地方很得人心,不少人都诚心为刘备效命。
期间最有名的事件便是刘备感化刺客一事了。
公元194年,曹操征徐州,徐州牧陶谦求助田楷,田楷与刘备共同前往徐州救援。
此时的刘备兵不过两千,骑兵也只寥寥数百。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帮刘备管理骑兵的便是常山赵子龙。
刘备来徐州后,陶谦资助刘备四千丹阳兵,这四千人成为了刘备日后的本钱,在刘备后来漫长的流亡岁月中,始终有那么一批人一直追随刘备,哪怕被战争打散了,也愿意不远千里寻到刘皇叔,继续为他效命。
于是刘备脱离了田楷,归附了陶谦,驻扎小沛,准备对上他宿命中的那个男人。
陶谦死后,在徐州众人的劝说下,刘备接手徐州。
此时的刘备,见识过军阀混战,见过了尸横遍野,见过了食不果
第81章 大汉昭烈帝刘备,热血仁义折不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