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重刷永乐国祚!建文朱老四的难题!(求追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虎毒尚不食子,何况父皇乃是天子。”

    “况且,既然现在已经知道老二有隐忍造反之心,往后儿子与瞻基多防着点老二便是,再不济与那洪熙的老二一般,将其众生软禁于帝京之中,赐其富贵一生,也总比落口舌于后世要好得多。”

    老朱棣看了看自己的这个大儿子,眉头沉锁。

    他这一辈子,因为靖难已经给后世落下了个篡位杀侄的名声,倘若现在再背上一个杀子的名声,后世将如何言说他这永乐一朝。

    “即日起,削去汉王一切护卫,禁足汉王府,无天子诏令,不得离开半步。”

    “违旨,立斩无赦。”

    “另,赐汉王次子朱瞻圻,鸩酒一杯。”

    一语出,被叉起刚扔进缸里的朱高煦,心神嗡鸣,整个人都是一脸懵逼。

    自己昨晚熬了个通宵,好不容易才选定好学习对象,正准备苟到老爷子驾崩,然后开始逐步施展自己的计划,怎么现在自己这第一步都还没踏出去,就已经凉了啊!

    他娘的老子不玩了!

    接着,老朱棣一摆手。

    朱高煦连人带缸,都被锦衣卫扛了出去。

    殿外,此刻既疑惑又恼怒的朱高燧,正琢磨着怎么想个法子去见见老爷子。

    突然见到八个锦衣卫扛着一口大缸走出,还有颗大胡子脑袋在这大缸边缘吊着,连忙是凑了上去。

    “二哥,这是什么新奇玩法?”

    于此时。

    殿内。

    “仙师,我朝现在国祚如何?”

    “若是还不行,我即刻追加一道旨意,将老二赐死,以绝后患。”

    老朱棣快步来到桌畔,紧紧看着季伯鹰,想得到永乐时空的国祚年长。

    ‘国祚?

    大胖小朱都是听的一愣,接着都是瞬间反应了过来。

    他们两个都是天子储君培训班的学员,上了这么多节课,自然知道课上讲台旁那块挂板存在。

    ‘原来这节课上宣布了各个时空的国祚成绩,就是不知道其他几个时空的国祚怎么样?

    大胖小朱在心中思索。

    “嗯。”

    季伯鹰嗦了口火锅粉,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的油。

    心念转动之间,将永乐时空的国祚再次刷新了一遍。

    眼前光屏,数字飞速流转。

    个位数:9。

    十位数:9。

    百位数的数字,还在以极快的速度流转。

    最后,逐渐停留。

    百位数:3。

    “399。”

    季伯鹰扫了眼老朱棣,淡淡开口。

    只差一年,就达到四百。

    这个成绩,很强。

    霎时,老朱棣这张冷了一路的脸,终于笑了。

    “好了,接下来你们自己好好总结。”

    “老朱,我们该走了。”

    季伯鹰看了眼老朱,他接下来要带着老朱前往其他几个时空家访,针对各个时空的问题,来一次大纠查。

    老朱放下筷子,点了点头。

    对于永乐时空的399年,比自己洪武的375还要长24年,他现在已经没有太大的感觉,或许是因为朱高煦的插曲,让老朱看淡了这成绩。

    唰。

    季伯鹰与老朱的身影消失在原地。

    “父皇,其他几个时空的国祚多少年?”

    “是啊皇爷爷,快告诉我们。”

    大胖小朱都是看向老朱棣连声问道,脸上洋溢起了攀比性。

    老朱家,都是卷王。

    (朱翊钧:卷?毁灭吧,爱咋滴咋滴。)

    …………………………

    建文时空。

    应天,燕王府。

    此刻书房之内,朱老四和道衍和尚两人面对面坐着,在中间的桌上摆放着一张张木牌。

    每一张木牌上都刻印着不同的字,有‘封爵、‘官俸、‘内阁、‘兵制、‘科举、‘王田占比等等字眼。

    自从上课之后,朱老四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实行一项改制,就要自己亲手做一个小木牌,并随时随地的揣在身上。

    仿佛在提醒自己,别忘记了这些改制内容。

    “殿下,皇家天工院的建造已经交付给工部去实行了,第一批人选也在挑选,预估一季之后能有个雏形,皇家医药院和国学院也都已经在改组之中。”

    “这都是刚实行下去的新政,国祚未得到理想中的延长,应该问题不是出现在这里。”

    道衍望着这桌上的一块块小木牌,抚须说道。

    “嗯。”

    朱老四点了点头,他很认可道衍的看法。

    “那大师觉得问题在哪里?”

    朱老四眉头紧锁着,他对于自己这个时空只延长了39年国祚的成绩,极为不满意。

    “老衲觉得问题在于南方士绅。”

    道衍一语,道出了重点。

    “殿下颁布的各项改制法令,于庙堂之上的制定简单,可一旦往下推行,必定会遇到重重阻力。”

    “这帮南方士绅本就心向建文,与殿下并非一体。”

    闻言至此,朱老四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原本他最初的打算,是等到靖难成功之后,即刻在北平修建皇宫,着手迁都。

    这样做,能够在最快时间切断南方士绅的限制,只要将这帮士绅都迁到北方,失去了盘根错节的根基,也就掀不起什么乱子。

    可是在上完诸多课之后,朱老四也终于理解了第一次见到仙师时,仙师对自己所说那句话的意思。

    往后的世界,是世界百年之大变革时代,是大航海时代,是全世界的日不落大明时代,这让南边的地理位置显得更加占优。

    另外随着皇家天工院的设立,以及火器的飞速发展,不出五十年,漠北的鞑虏根本就是一群活靶子,再对大明构不成威胁。

    “大师此言,亦是孤之心结。”

    这半年多来,朱老四已经深感被这帮南方士绅掣肘,再加上建文时不时还要恶心一波。

    朝堂上的那些大臣,虽然一个个表面唯唯诺诺,大喊着唯摄政王命从。

    可是一下朝,到了真正需要施政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在暗中使绊子,要不就是消极怠工。

    从征倭这件事,就能看的出来。

    光是筹措军粮的进度就极其之慢,还是朱老四一怒之下,下令斩了数位筹措军需的官员,军需才能如约完成筹齐。

    而这,只不过是一个小缩影。

    再就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元朝时将汉人分作汉人和南人,以至于南北矛盾加剧。

    尽管在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做了许多事情来弥补南北裂痕。

    比如以华夷之辩,重新激发民众关于华夏历史的认同,重新塑造民族统一感。

    比如大量录取北方士人,南北官员互调。

    比如将大量南人北迁等等促进南北融合举措。

    但是到了朱老四手上,这种南北矛盾依旧是存在。

    他也想过要怎么去解决,但除了迁都这一条之外,他实在想不到还能在太祖之策外再加上什么。

    朱老四一直想就这个问题去请教仙师,但始终都没有找到机会。

    话语落。

    “问题找到了?”

    一道声音,在这书房响起。

    朱老四和道衍都是惊的一愣,接着连忙是站起行礼。

    “仙师,父皇(太祖皇帝)。”

    ——————————

    PS:最近群里有小伙伴提起南明。

    这里先给大家一个准信哈,南明虽然被排除在国祚之外,但南明四帝是会写的。

    求月票~!

    (本章完)

第132章 重刷永乐国祚!建文朱老四的难题!(求追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