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崇祯圣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兖州之事,文会踪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兖州府,乃军事重镇、九省通衢、齐鲁咽喉,治所嵫阳县,鲁王朱寿鋐之藩地。

    去岁,文会之人卜文岳携红鸾逃入兖州,隐没踪迹。

    至夜望见万家灯火辉煌,一片光明,又听得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月夜笼罩下的小街巷中,几名男子形迹可疑,在一处院落外徘徊。

    院内里屋一男一女,女子面色苍白无力,极其虚弱,胸前渗出血迹。

    那女子道:“文岳,鹰犬已到,以你身手逃脱不在话下。”

    卜文岳道:“红鸾莫要多言,我不会弃你于不顾。”

    院内传来脚步声,卜文岳察觉不对迅速将火烛吹灭。

    将伤势未愈的红鸾放置一旁,紧紧靠在土墙上。

    三个东厂番子见烛火一灭,不见屋内之影,亦是小心翼翼。

    谁料凌空飞出数箭,两人中箭倒地,一人擦着脸颊躲过,遂翻墙而逃。

    屋内卜文岳听得几声闷哼,手中的刀握的更紧,小心戒备着。

    不消片刻,听得“笃笃咣咣”,有人高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再听屋外没动静,卜文岳透过门缝小心查探。

    时,窗户纸应声而破,一飞镖从外射来。

    红鸾捂着伤口,将飞镖取下,又递给卜文岳。

    用力掰开之后,里藏有信条,借月光一观之,得知文会来人。

    便道:“此地暴露不宜久留,我们快走!”速速搀扶起红鸾离开。

    待二人走后,数人踏进院子,一番查探又没了踪迹。

    卜文岳搂着红鸾走在街道,车如流水马如龙。

    红鸾靠在胸膛之上,不由得羞红容颜,略有娇羞之态。

    躲过人山人海,行至一处别院,叩门五长四短。

    不多久,一人开了府门,将二人迎了进去。

    鲁王府中,鲁王朱寿鋐与弟朱寿镛商讨安南之事。

    去岁,瑞王请旨出兵安南,欲为大明开疆拓土,崇祯知其意,大手一挥恢复王府三卫。

    众人看出名堂,崇祯欲复洪武之制,以塞王尊王攘夷,拱卫大明江山。

    瑞王镇守安南,可谓名副其实的塞王,不少能人武将纷纷投进其帐中。

    朱寿鋐道:“陛下,欲行塞王之制,可鲁系在兖州已根深蒂固;

    我膝下并无子嗣,尔日后要得王位,我意让以海搏个出路。”

    朱寿镛回道:“兄长,瑞王已去安南,台湾已有唐侯,尔今惟有朝鲜之地方可出镇;

    但四侯犹在,恐不利。”

    朱寿鋐笑道:“无妨,吾早有去处,吕宋之地可好?”

    朱寿镛惊道:“吕宋?兄长这地甚远,且海上飓风不断,怕是未到已石沉大海。”

    拉着朱寿镛的手,语重心长道:“四弟,崇祯所图甚大,打后金、征朝鲜、伐安南看似开疆拓土,实则是内迁百姓;

    台湾府已迁百万民,朝鲜、辽东二地又不下八十万民,而今又迁广西之民入安南;

    借以征战之谋,缓和国内矛盾,吕宋必在图谋之中。

    我与登莱水师总兵黄斌卿书信往来,他可助以海成事。”

    朱寿镛不愿次子奔波,万一葬身鱼腹之中,后果不堪

第225章 兖州之事,文会踪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