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征途长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涤荡塞北地【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望无际的伦真大草原上,已无放牧的牛羊,亦无律动的青漪,更无蓬勃的生气。取而代之的,是战火纷飞,是肃杀,是苍凉。

    阿尔那庭,又叫单于王庭,是匈奴单于的王城。单于的皇宫大帐,又叫穹庐。

    阿尔那庭的穹庐里,躺着一个命如悬丝的人——匈奴大单于达默尔。

    达默尔单于,挛鞮氏,是冒顿单于的后人。

    几千年前,他的祖先冒顿,驰骋草原,称霸牧场,建立起了强大的匈奴帝国。

    大汉的高祖皇帝刘邦,就是打败霸王项羽的那位,也曾有白马之盟的耻辱。不过后来嘛,霍去病的封狼居胥,窦宪的燕然勒石,让这支游牧民族不得已迁徙。

    史书上能见到的,匈奴人最后的辉煌,怕就是睥睨欧洲的上帝之鞭阿提拉了。

    只叹,已成过往。

    经过几千年的摔打和淬炼,匈奴人也算恢复了元气。

    达默尔,倒不失为一代雄主。他弑杀了自己的兄长登上王位。此后,励精图治,整顿军制。仅仅用了六年的时间,便组建起了二十万纵横北漠的铁军狼骑。

    在位的十七年里,南征北战,统一了草原各部,成为了他们的大首领,愈来愈有重振祖先雄风之势。

    只可惜,一山不容二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狼群逐鹿,惊扰了酣睡的雄狮。

    大梁,自太祖宣武帝顾焘开国,到武襄帝顾元泽拓土,已历三世,传国六十三载。武襄帝即位之初,大梁便已然民丰物阜,国库充实,军备齐全。

    恰巧,正值匈奴对中原这块沃土虎视眈眈,屡屡犯境。休养生息的功业,前代已做得无可挑剔了,那为子孙开疆拓土的事,朕来!

    龙象六年到二十八年,武襄帝九征漠北,拓土万里,无一败绩。把匈奴人从长城边境,一直打到了苦寒的塞北之地——伦真草原。

    多年的马背生涯,既让武襄帝感受到了快感,又令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心力俱疲。

    第八次北征班师后,本欲与民休息。却不曾想,匈奴人如同打不死的蟑螂,趁着大梁大旱,粮食颗粒无收,又越过梁匈军事分界线进行大规模掠境。

    武襄帝心一横,又重披战甲,挎上战刀。

    不服?就继续打,直到打服为止!

    结果定然是显而易见的,大梁配备了那个时代威力最大的热武器:红衣大炮。

    而还在手撕羊肉的匈奴,只有弯刀和弓箭。

    三日前,两军恶战,大梁的炮兵营在盾牌兵的掩护下,向前推进。忽的,一枚来自红衣大炮的炮弹从天而降,在匈奴主力部队中央开了花,达默尔被炸得血肉模糊。

    “不想,我胡……人的……竟要在我的手上……”达默尔瘫在病榻,上气不接下气,绝望地紧睁着双眼,恨恨地晃动裹满血淋淋布条的脑袋。

    胡人,是匈奴人的自称,意为天之骄子。他也曾努力诠释过天之骄子,只可惜落幕之后,便是史书的奚落。

    榻前,十几个匈奴的贵族和部落首领面面相觑,各怀鬼胎。

    大单于油尽灯枯,草原需要选出一个新的掌舵人。

    “至高无上的大单于陛下,大梁兵锋正盛,我军连吃败仗。用汉人的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不如——暂且议和吧!”右骨都侯须卜跋伊谏言道。

    “须卜跋伊,你个混蛋!”

    话音刚落,一个满脸络腮胡的青年便跳了出来,怒不可遏地拔出弯刀,架在须卜跋伊的脖子上,咬牙切齿叫道:“议和?懦夫!难道我数万狼骑兄弟的血,白流了?”

    此人,正是达默尔的独子,左贤王沃帖,乃顽固不化的主战派。

    “放肆!咳咳咳……咳咳咳,把刀放下。”

    敌军未却,内讧又起。

    达默尔又惊又气,声嘶力竭地连咳了十几下,左右女侍赶紧端来铜盂接住,数口殷红的老血喷涌而出。

    沃帖极不情愿的把刀收回刀鞘,恶狠狠地瞪着须卜跋伊,轻蔑地说道:“即便战至最后一刻,我也是胡人的好男儿,不像某些人,卖国求荣。”

    哼!须卜跋伊冷笑一声,反手一巴掌重重打在眼前这个愣头青脸上。

    压抑已久的心火霎然烧了起来,一把扯住沃帖的领襟,破口大骂道,“我早就劝诫过,顾元泽是个狂人,大梁又是个强国,不是好惹的!可你呢?屡次三番带兵抢掠大梁的边境,让他们出师有名,就因为你这个蠢才,胡人险些要亡族灭种了!匹夫!”

    许是一巴掌不过瘾,借着怒气,又接连在沃帖脸上掌掴几下,方一脚踢

第2章 涤荡塞北地【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