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父朱元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天下第一谋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朱标仁厚,对于弟弟们的教育,也非常看重。

    所以在朱杞出口不逊时,作为兄长的他,履行了他兄长的责任。

    对于这位大哥,朱杞打心底的尊重。

    旋即,他吐了吐舌头,就点头双手抱拳作揖,认真的应道:“兄教之,弟谨恭。”

    “你这小家伙。”朱标看他有模有样的,不禁摇着头。

    朱杞咧嘴一笑,露出两个惹人爱的小酒窝,好奇的问道:“哥,是不是爹有啥大事叫你过去的啊?”

    “咱九儿果然聪慧,怪不得能有那么多新的发明。”想起自己九弟做出的贡献,朱标由衷的笑了起来。

    “不过,并没有什么大事,是爹要询问我一些事情。”

    “啥事啊?”

    朱标摸着他小脑袋,笑着说道:“九儿,你不是一直嚷嚷着想要见一见刘中丞吗?今天爹找我,就是问我对刘丞中的看法。”

    “刘中丞?谁啊?”朱杞满脸疑惑。

    “刘基,刘中丞。”

    听到这里,朱杞哪还不知道是什么回事,顷刻间,他瞪大眼睛,满脸兴奋的问道:“爹要召见他?”

    “嗯!!”

    朱标点头。

    得到确认,朱杞高兴的跳了起来。

    刘基刘伯温,在后世,那可是如雷贯耳的大人物,不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便宜老爹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更是位风水大师。

    风水大师这一身份,才是后世津津乐道的事情。

    据传闻,当时刘伯温为了自己便宜老爹几乎斩尽天下龙脉,只剩下长白山一条龙脉。

    其原因是刘伯温害怕自己斩龙脉太多,会遭到天地的报复。

    为了保命,他就留下了长白山那一条龙脉。

    所以自洪武三年穿越以来,他一直想要亲眼看一看这位大明牛人。

    是否如同后世说传的那么神乎其神。

    他记得按照史书记载,在洪武元年,作为御史中丞的刘伯温与以李长善为首的淮西集团爆发了第一次交锋。

    可他再厉害,在自己便宜老爹建大明帝国后,在洪武三年对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进行封赏。

    李长善、徐达、常茂(常云春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分别被封了公爵,李长善更是被便宜老爹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做了丞相。

    也是公爵里,唯一的一个文臣(李长善)。

    而相比之下,刘伯温仅仅是被封了诚意伯(伯爵:比公爵低一等。)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在所有伯爵当中最低的,年俸仅有二百四十石,而,李长善却是四千石,比他刘基要高出十几倍。

    在后世分析中,有人说朱元璋是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长善虽然多年只在幕后工作,但他是朱元璋的同乡,所以朱元璋给了他一个公爵之位,封为韩国公。

    其实不然,在这三年中,朱杞经过和朱元璋相处,以及和李长善的几次相遇,他分析出来,李长善能坐上丞相这个位置,同乡这个身份,仅占一小部分,其实更重要的是,李长善在做幕后工作的那些年,从不抢风头,只知埋头苦干。

    对于这样的人,要说自己便宜老爹朱元璋不放心,那是假的。

    而刘伯温呢,实在太过可怕。

    前世时,因为兴趣使然,他对刘伯温这人的资料查阅了很多。

    看完后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人恐怖如斯。

    自己便宜老爹那样对他,不是因为他是外乡人那么简单,而是他对事情的判断比自己便宜老爹还要准确,这也就算了,便宜老爹想到的,他也也想到,想不到的,他还是想到。

    所以,在洪武元年和淮西集团爆发交锋以后,以李长善为首,胡惟庸为先锋的淮西集团经常在自己便宜老爹的耳边说其坏话,自己便宜老爹也就起了疑心,于是便有了洪武三年那次决定刘伯温命运的谈话。

    那些谈话内容,朱杞从兄长的口中得知后,他知道,和史书记载无二。

    “想什么呢?九儿。”

    见他突然安静下来,太子朱标摸着他的小脑袋问了声。

    “没想啥。”

    回过神,朱杞咧嘴一笑,拉着朱标的手说道:“大哥,走,咱去看看那刘伯温去。”

第十三章:天下第一谋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