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小太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时间都去哪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凌烨的理想是让全大周的百姓每天都能吃上肉,一开始赵凌烨觉得这个理想有些飘,后来想了想,其实也没那么难实现。

    许多问题不能只是纵向看,也得横向对比一下。

    虽然奔小康这个目标也是近些年才实现的,但这其中,既有华夏人口太多的原因,也是因为近现代的华夏被西方列强剥削压榨得太厉害。

    至少在大周,这个目标并不算太难。

    大周由于退居南方,户部在籍的人口一共只有三千余万。而大梁的人口也只有两千万左右。对比起后世十几亿人口这个数字来说,实在是不值一题。

    横向对比一下,赵凌烨并不十分了解这一时期的欧洲具体是什么情况,毕竟不是同一个世界,华夏这里都变了,想来欧洲也跟后世不同了。但是不管欧洲现在具体是什么样子,过上几年,等大周的海船造好,都只有乖乖挨宰的份儿。

    但是在现在的百姓看来,吃肉并不是一件必须的事情。人们首先想的,还是吃饱肚子。现在的百姓,吃粮食都吃不饱,谁会想着去吃肉呢。

    毕竟养牲畜也是需要费饲料的,要是只给牲畜喂草料,牲畜长得也快不了。喂谷物倒是可以让牲畜长得又快又肥,但是现在种出来的谷物,连老百姓自己都不够吃,又有谁会把自己的粮食拿去喂牲畜呢。

    赵凌烨闭着眼躺在马车里,无聊地摆弄着明珠的裙子。

    水利自己是不太懂的,自己能想到的什么水车之类的,大周的百姓早就已经用上了。其实限制百姓耕作效率主要的原因,更多还是在工业上的。

    现在的百姓,有铁器和耕牛的都很少,简直就是开局一双手,种地靠木头。这种条件下,要想精耕细作,每个劳动力能耕作的地只有两三亩左右,再多了就力不从心了。这跟后世机械耕作,几个人轻轻松松管理成百上千亩地的差距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关于炼铁,赵凌烨唯一知道的,就是要把现在炼铁用的煤炭换成焦炭,其他的就一点儿都不知道了。

    用煤炭炼铁,练出来的铁含硫较多,很容易就会断掉。百姓用这种铁造出来的铁器种地,不仅用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并且用不了多久就会坏掉。这也是为什么百姓用不起铁器的原因,又贵又用不了多长时间,不是家里有矿的根本用不起。

    如果把煤炭炼成焦炭,再用焦炭炼铁,就会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这样一来,百姓买来的铁器可以用上好几年,也就不会存在用不起铁器的情况了。毕竟有铁器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多耕好几亩地,随随便便就把铁器的钱挣回来了。

    煤炭炼焦炭的方法也是赵凌烨在电视上看来的,并不靠谱,还是得回去问赵宗伟。

    总之,什么事儿都得问赵宗伟......

    这让赵凌烨觉得自己很没面子。毕竟从上高中开始,基本上都是赵宗伟来求助赵凌烨,很少有赵凌烨求助赵宗伟的情况。

    电脑死机了,赵宗伟会打电话问。
第四十三章 时间都去哪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