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明功绩贾家皆受赏,议恩情文姬欲还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吾儿与诸孙皆有封赏,何故反而不悦?”
贾诩叹道:“唉!阿母不知,诸子皆入主公掌握也。”
贾母笑道:“吾儿栋梁之才,何人不喜?赏赐也好,禁锢也罢,怎肯轻易放汝离去?如此,吾方视之为明主也。”
贾诩道:“儿与主公从未谋面,儿历来隐忍,声名不显,正不知主公从何得知儿名,此为疑处。”
贾母道:“吾儿何需计较许多?你只好生奉法,自行本分,主公岂会问罪?诸孙儿若不为非作歹,又惧何事?”
贾诩眼睛一亮道:“阿母教训得是,却是孩儿久在董贼麾下,入了彀中,今观主公实非董贼之辈可比,孩儿当一展抱负才是!吾儿谨记,协力尽心,万勿怠慢,早晚勤学,不可生出半点私心,金银等物,主公自不会少,汝等各自严告亲属,严管妻儿,若敢徇私,吾必亲手将汝等献于主公,切记!”
三人齐道:“孩儿遵命!”
次日,常山郡论功行赏,阵亡将士特赐扬威将军,家属世代免赋;赏鞠义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大米十石,加封虎贲朗将;赵云封屯骑校尉、张?、褚燕、褚英等十个义仁卫百夫长为步兵校尉、田丰、陈宫、贾诩、审配各为军师祭酒,赏金五百,锦缎五十,大米五石。
这个论功,算遍诸侯,绝对是最公平的了,赵云才封个校尉,太史慈更是一样没捞着,这二位可都是陈如龙的兄弟,陈如龙一点没偏心。
金银还在其次,特别是大米这个东西,简直是奢侈品,一般人那里吃得到?赏赐也是丰厚。
赏赐完毕,刚回府中,却好蔡琰来辞行。当日战乱之中灰头土脸,看不出高下,今日洗干净来看时,确是国色天香,难怪当初被胡人抢去十几年,娃都生了两个,董祀还巴巴的凑上去,就是不知那人妻曹为何要放过蔡文姬?简直不科学。
“小姐欲往何处?”
蔡琰道:“别无去处,只得回长安。”
遇到这么个美人儿,要说不起色心,那是太监,就算是太监怕也想亲近。不过此刻陈如龙心里想的主要还是被胡人掳走这个事,对于蔡文姬来说,确实没有比这更惨的了。如此花一般的姑娘,给胡人糟蹋?明知是这个结局,没遇到就算了,遇到了还让人家去跳火坑,别说良心过不过得去,就算是华夏情怀也不允许啊。
一想到这,陈如龙何时也没此刻痛恨这个腐朽的王朝。
倒是不知蔡邕为何要把蔡文姬送给董卓,历史上没说过有这事啊?
“唉!恕我直言,蔡小姐,令尊虽是鸿学大儒,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依在下看来,令尊将蔡小姐送与董贼,实在枉为人父,此乃道德沦丧之最,某平生最痛恨的便是这等人,因兵灾战祸被人掳掠乃是无力,为一己之私主动奉送则是无为、无知、无智、无耻!或许众人皆以为男重女轻,吾却以为男女平等,都是人,不是物品,岂可送来送去?小姐就此隐去也还罢了,若回长安,?坞诸女已散,董贼自然还要掳掠,到时令尊免不了还要送一回,?坞诸女是何下场,小姐自知,若再去,怕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
蔡琰哭道:“太守严重了,岂敢议论家父?养育之恩,不可不报,且吾父为著汉史,实不得已而为之,妾并无怨恨。”
“呵呵,为著汉史?便献女?除令尊便无人可修书?天下只令尊识字?著成汉史是为谁?无非名利罢了。”
“太守大人即便于妾有恩,岂可如此污蔑吾父?”
“污蔑?呵呵,当初是你求我救你,老子把好心救你出来,又要回去送死,何必求我救你?老子没见过你这么蠢的,还好意思称才女?从你老爹把你送给董卓那一刻起,你们还有血肉之情?还有什么恩没还?实话告诉你,董贼最多还能蹦达两年,董贼死后,你爹还会去哭董卓,招来杀身之祸,到时京城大乱,南匈奴人反叛,你若被胡人抢去,兄弟家将轮番享用,一夜伺候数条胡狗,其惨状如何,你自己想!我知天机,信不信由你,自己斟酌吧。”
正是:一片丹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欲知蔡琰何去何从,且看下回分解。
分割线
坚欲行,肃进曰:吾主去,若有急,何人主长沙?坚曰:鄱阳、临川兵将不足,易取,须臾即回,实与伯符练军耳,当无误。肃曰:表在侧,有隙,不可不防。坚不愉曰:汝可做主,慎与吾儿尚香议。言罢自去。
——————《太祖母传》
刘繇被举孝廉,授郎中,任下邑县长,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又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不到任,避居淮浦。
——————《三国编年史》
第三十回·明功绩贾家皆受赏,议恩情文姬欲还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