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辛仲治毒计反助阵,义仁卫雁门探敌踪[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道:“主公此策大妙!我常山各军以贼盗轮番练兵,正合适!”
“好!既然如此,别说我偏心,元皓随军子龙,正南随军鞠义,公台随军子义,公与随军仲康,儁乂之责尤为重大,原本你要负责兵器制备,还有境内治安,军士训练,但你军主责乃是押运粮草,故而此次亦需参与,这回乃是难得的练兵之机,各军粮草便由你负责运送,各路军事需将相合谋,不可武断,此番子龙在明,自走中路,我领义仁卫走左路,先登营走右路,我自暗中行军,先登营是明是暗,自与正南相商,各自去准备吧。”
沮授忙劝道:“雁代不安,怎可亲往?主公三思!”
众人也附和道:“主公三思!”
陈如龙大手一挥道:“此事不必再议,我自有主张,诸位只管放心便是,另外,弓箭也分了,我三军各得弓一百把,轻型箭矢八百支,重箭暂不用。我走之后,常山军政事务皆由公台做主,公与协助,等我们回来再换班,各自去准备吧,散了。”
众人只得抱拳领命。
却说义仁卫好不容易坑来的一千战马,全送给赵云后,又变成叫花子军,这也是不得已,赵云那五千人虽然训练得不错,但若遇到义仁卫,绝对只有覆灭的下场,堂堂骑兵,居然十个人一匹马,怎么说得过去?义仁卫好歹还剩下六百多把胡人弯刀,赵云的骑兵却是马不够,刀不齐,战力严重不足,不是每个人都是陈如龙,做得来许多空手套白狼的事。所以,送这一千战马,是必须的!
却说赵云与田丰商议,将五千人马分做三部,有马的一千五在前,算是真正的骑兵,无马的三千四在后充做步兵,最后的一百充当弓箭手,骑兵勉强凑齐长枪,弓兵倒是兵器统一,却只得一百人,步兵则是各种兵器五花八门,就这些,还是黑山军的存货,就这支队伍,怎么看最多也是升级版盗贼。
现实是如此的残酷,看了这只骑兵,陈如龙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上辈子电视里不都是军容齐整,各种杀气腾腾吗?狗屁!拍电视的肯定是shi吃多了,mb饥荒都闹了五年了,官府的军队或者氏族大家或许有些物资,随便哪个山贼部队也是衣甲鲜明?刀枪齐备?滚粗!
尼玛!虽说这回要对付的也是蟊贼,还有田元皓这个大神,话说这支叫花子部队到底打不打得赢啊?可别首次亮相就被人家揍得屁滚尿流啊?
原本走新兴郡还怕引起张扬不满,现在有韩州牧的公文,可以正大光明去耀武扬威。不说赵云和田丰自引兵走中路直奔广武,鞠义自走繁畤,却说陈如龙吸取上回的教训,收集许多胡人服饰,叫义仁卫全换上,六百四十二人持弯刀,一百弓箭手,每人八支箭,其余二百五十八人便以木枪为兵器,另有前几天专门请匠人用精铁打制的飞天神爪十条,以及其余装神弄鬼的物件。不走官道,却从新兴郡中间小路直插原平,一日便到。
各处义军虽然联系不多,但老窝在哪儿还是基本清楚的,按褚燕汇报,雁门黄巾主要在原平、广武、繁畤三县,而原平黄巾的山寨便在前方十里的黑龙潭,派斥候打探时,却是山寨犹在,人却是一个也无。
“嗯?哪儿去了?”
斥候答道:“禀主公,此寨残余物器尚新,似乎刚走不久,且并无打斗痕迹,当是主动撤走。”
“嗯?刚走不久,又无交战?难道是我们行军泄露?这伙蟊贼想趁我等入寨后来围攻?还是下山打劫去了?速再打探!四向八方各去十人,探查三十里。”
等半日,各路斥候回来,却是并无影踪。
“怎么回事?这些贼人搞什么鬼?登丰,可有头绪?”
褚燕也是一头雾水道:“黄巾军并无别的仪式祭典等,平常若不劫掠百姓,自不会离寨,若是劫掠,也应该留有守寨人马,怎会一个也无?又怎会去得如此远?”
“登丰可知此地原有多少人马?”
正是:乘势将兵欲除贼,岂料人去楼已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割线
太祖母探得甘宁所在,令数婢盛载财物,又浓妆入江,宁果中计,引卒八百来劫,婢调头急逃,逐至岸,左右五百人出,各引强弩围之,宁怒而欲击。
太祖母曰:君为贼乎?
宁怒曰:吾乃锦帆军是也,岂可呼贼?左右速出,奋勇可活!
太祖母叱曰:君或自逃生,卒命安在?
宁叹曰:有死而已,愿与诸君共死!
太祖母曰:死亦为贼也,何不正名?
宁曰:汝何人?敢为吾正名?
太祖母曰:吾父文台是也。
宁惊曰:莫非尚香?
太祖母曰:然也,君可愿降?
宁曰:久闻大名,某愿降。
太祖母大喜,尽收其财物士卒,赐为尉,引众归。
《太祖母传》
于夫罗反叛,挟持张扬逃走,被袁绍救回,董卓任命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三国编年体》
第十八回?辛仲治毒计反助阵,义仁卫雁门探敌踪[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