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说时势张燕义归正,观天下三杰共赴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赵云疑惑道:“本初公四世三公,颇有名望,我等何不依附?”
陈如龙道:“此次会盟必无所作为,依附谁不重要,我们只要露个脸就行,重点是我们不能有损失,韩馥正好。”
赵云惊道:“大哥怎知此次必败?”
陈如龙又把和褚燕讲过的道理说一遍。
赵云点头道:“大哥言之有理。”
陈如龙道:“我与二位贤弟同去,常山郡便交给子羽和登丰照料。”
褚燕忙抱拳道:“属下遵命!”
陈如龙又道:“非是我疑心,实乃兄弟们久居山中,习性难免散漫,又且冬来无事,为免生出事端,我再授一法:先将粮食全部集中交于子羽统管,老幼妇孺按日分发,不可或缺。青壮则集中调拨,每日一半时辰用于垦荒开渠,一半用于操练,其中最末一成当日不得食。如此,登丰能否为我练出一支铁军?”
褚燕还没答话,却是赵云抢道:“大哥此法妙极,如此,将士谁肯不尽力?不久必得雄师。”
褚燕也品出其中的味道,大喜道:“属下定不辱命!”
陈如龙道:“还需严明法度,方可得铁军,将帅亦须与士卒同甘苦,方可服人,若有违反军纪、掠民扰民者,不论亲疏贵贱,可斩之,以正法典,望登丰细加斟酌。若不带些人马,也难受人待见,此次我与子龙、子义便各领百人前去,我等走后,民事粮草等便由子羽领头,军事便由登丰统领,某三月春耕前必回。”
商议既定,众人又饮至深夜,各自散去。
次日一早,赵云在赵家庄人中抽调一百青壮,陈如龙和太史慈则各得一百原黑山贼青壮,各负十日干粮,辞别众人,于路打听,投奔韩馥。
却好韩馥才将开拔,还未出冀州,只两天便赶上,陈如龙说明来意,韩馥本就人弱将少,自要接纳。
陈如龙这才得见潘上将真容,倒是长得人高马大,也看不出个高低,确实使一柄大斧是真的。
数日,韩馥军便到酸枣,已是最后一个,诸将士各自扎营待命,韩刺史自去结盟。
不去管那十八个共商大事,却说陈如龙和二位贤弟巡视了诸军,见不过是些新募的饥民,便道:“这些兵马,二位贤弟以为如何?”
赵云摇头叹道:“大哥所言不差,真乃乌合之众也。”
太史慈道:“某瞧着比之先前登丰的贼军也还差许多。”
陈如龙笑道:“我未骗二位贤弟乎?”
赵云道:“大哥料事如神,云拜服。”
“今日且好生休整,叫兄弟们严守军纪,无我军令,不可善动,明日便会一会天下英雄。”
却说十八路诸侯共推袁绍为盟主,次日,筑高台,列旗帜,各自整衣佩剑,焚香起誓,歃血为盟。
袁绍令其弟袁术总督粮草,又令孙坚为前锋。
鲍信的老弟鲍忠还是急着先去送了小命,孙坚的大将程普砍了华雄的副将胡轸,杀到汜水关下,袁术依旧不给粮草,到半夜,孙坚被华雄偷袭,杀到天明,孙坚大败,但是,祖茂没死。
一来就干两个败仗,袁盟主不得不再次召开大会。
陈如龙这才得以随韩馥见见场面,左右看时,威猛人士许多,除了换过粮食的公孙瓒和身前的韩馥,居中坐定的应该就是袁绍了,还有就是公孙瓒背后的三个,一个面如重枣,美髯及胸,这个应该是关二哥,右边一个双耳垂肩,手能掉到膝关节,是刘大耳无疑,再右边一个须发皆张,壮似钟馗的,必是张三哥。其余一个不认得,也不知曹操是哪个。
袁绍道:“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
众皆不语,袁绍却好看到三位面相突出的大侠,询问一番,赐了刘皇叔座。
忽有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
袁绍问道:“谁敢去战?”
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毕竟谁敢出战,且听下回分解。
分割线
闻父欲会盟,太祖母曰:“不可!”,恨不能及,乃修书,千里急告父曰:首破敌,粮必忧,防夜袭,遇华雄,大荣凶。父方战,得书视之,怒曰:“妇人之见,岂有知千里事者乎?”,遂不从,幸因其言不吉而替大荣,至败,果如是,父叹曰:“某之虎女也!悔不听其言。”
《太祖母传》
袁绍、曹操、韩馥自冀州起兵;袁术、孙坚自南阳起兵;孔伷、刘岱、王匡、张邈、乔瑁、袁遗、鲍信、孔融、张超、陶谦、马腾、公孙瓒、张杨分别自豫州、兖州、河内、陈留、东郡、山阳、济北、北海、广陵、徐州、西凉、北平、上党起兵,十八路诸侯,共赴盟约,讨伐董卓。
《三国编年史》
第六回?说时势张燕义归正,观天下三杰共赴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