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8 攀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难以想象!

    难以琢磨!

    周庭和侯仁矩脑中一片混沌,根本理不出一个前因后果。

    但是,此事却是杜昭有意推动的,他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根本不似作假。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们这位郎君心思缜密、智计信手拈来,对事物发展有着极强的把控能力!

    且先不说杜昭此计最后能否成功,单单现在杜昭表现出来的这份自信,这份胸有成竹,便令周庭和侯仁矩敬服不已。

    对周庭来说,其实早在蜀国的大山中时,他就已经知道杜昭非凡,不然原本决定终老山上道观的周庭为何来到了苏州?

    能说动他这种决心隐居的道士下山,本身就说明杜昭颇有眼力和手段,不是一般人!

    但对侯仁矩来说,他自北投奔而来仅有短短数日。

    之前,侯仁矩只从他的父亲,也就是侯益口中听见夸赞杜昭的话,诸如“老夫观此子必成大器”等。

    侯益对杜昭不乏誉美之词。

    对此,侯仁矩本人是存疑的,这从他“停留在无锡县以观察杜昭是否确有其才”的举动便能看出。

    结果杜昭不仅扳倒了中吴军中的内奸,还缴获大批钱粮财物。

    这让侯仁矩十分吃惊与振奋。

    但是此时此刻,侯仁矩再次吃惊,因为他见到了杜昭另外一面。

    让人捉摸不透啊!

    偌大一个牙堂中,除了周庭和侯仁矩外,吴应辉、田秀芝、郭大勇、陈顶天,甚至杜建徽等,都对杜昭的举动看不明白。

    唯一一个似懂非懂之人是李安。

    因为杜昭一系列安排都是通过李安的手去办理。

    ……

    中吴书坊门前的大街上。

    此处人山人海,热闹喧嚣。

    不明就里之人非得以为“元宵灯会”在此处重办了。

    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中,最靠近中吴书坊门前的“内圈”,已被各权贵与富商的家主、夫人,以及小厮们所占领。

    普通吃瓜群众们,被挤到了“外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权贵府中多有强横小厮,普通吃瓜群众哪里敢惹?还不是只有乖乖退到后面去。

    “内圈”这里,各权贵与富商的家主、夫人等,彼此都认识。

    相熟之人自发聚在一起寒暄聊天,更有那熟人无数的“社交明星”出尽了风头。

    哦对了,留在“内圈”的人中,除了权贵、富商之外,还有城中几大秦楼楚馆的人。

    各楼各院的粉头、头牌、花魁等也纷纷出现在此。

    不过她们比较低调,只在各楼各院之间交流走动。

    未曾与此间的权贵、富商们互动叙旧,为哈?

    因为他们的夫人就在这里呢。

    “内圈”的地盘毕竟有限,能停留在此说明在苏州城内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至于地位稍次的一些的家族,只能留在“中圈”或者“外圈”。

    这个距离就远了,在人家的屁股后面只能看个热闹。

    于是乎,中吴书坊门前的大街上,俨然变成了一个地位等级次序森严的社交场合。

    人人都以挤进“内圈”为荣。

    谈笑风生之余,攀比的心理逐渐开始发酵……

148 攀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