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隋朝当县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启程进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r/>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古代的时候,到了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人多事也多,等一众人等收拾停放,准备妥当之后,已经是日正时分,太阳都老高了,再不走的话估计就得留下来吃中午饭了。

    张彪见万事已毕,便翻身上马,喊一声“启程”,两辆马车,一队囚犯才缓缓的挪动步子,伴随着铁链“哗啦啦”的声音,向着门口走去。

    张彪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开道,他的身后是独孤不悔的马车,接着是萧若兰乘坐的一辆精致华丽的马车,最后才是一行带着刑具的囚犯,囚犯旁边是手持兵刃的几个官差。

    他们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这十几个犯人安全押送到京城,然后把他们送交大理寺复审。

    在这样一个秋风落叶的正午,他们终于出发了。

    

    几个时辰过去了,眼见太阳已经西斜,独孤不悔回首望去,就看见偌大的易阳县县城此时早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酒盏大小的样子。

    一队人马却只行了数里路,勉强算是离开了易阳县城。虽然独孤不悔等人的押运队伍一直没有休息,却奈何囚犯人数众多,又都带着刑具,实在是走不快。

    而尽管如此,因为枷锁镣铐的分量都不轻,一路上仍旧不断有瘦弱的囚犯因为承受不住而发出一阵阵的呻吟之声。

    独孤不悔听见了,从马车里探出身子,询问一直策马伴驾在马车旁边的凌飞,“囚犯队伍里为何有人发出呻吟之声?”

    凌飞回头看了一眼,表情严肃的说道,“启禀大人,他们所带的枷锁十分沉重,带的时间长了,他们的脖子和手臂都会磨出血泡来,正常人都忍受不了,故而发出痛苦的叫声。”

    “是吗?我看那些犯人脖子上戴着的木枷,都只是木头做成的,会很重吗?”独孤不悔以前只是在影视剧里看到过犯人戴木枷的情景,像《水浒传》中的很多人,不清楚,因此不解的问道。

    凌飞听了他的话,不禁眉头紧皱,“大人有所不知,他们佩戴的这种木枷长一丈三尺,喉下长一丈,通颊木各方五寸,用厚实的枫木制成,干湿不裂,非常坚挺耐磨,重量也着实不轻,二十多斤是不在话下的。”

    独孤不悔听了沉吟半晌之后,问道,“哦……二十斤,确实不轻,那么,可否令官差替犯人们除去这厚重的木枷呢?”

    凌飞听了却是连忙摆手道,“大人,这却使不得,大隋《开皇律》有明确规定,囚犯在押送途中,一定要带枷锁,所以这个枷锁是不能轻易打开的。”

第九十九章、启程进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