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生死归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遇救羊角湾—考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良山点点头,进草棚把老辛背来的背篓提出来,把背篓里的苞谷面、盐、猪油拿出来放在地上,开始舀水,烧火,做饭。能做什么饭呢?只能煮苞谷面糊糊,煮好了撒点盐,放点猪油,也算是美食了。

    苞谷糊糊煮好了,朱良山用筷子挑一块猪油放进去搅搅,香味马上散发出来,刺激着朱良山的鼻腔。

    朱良山盛了一碗糊糊走进草棚,让老汉吃。

    老汉又是摆手又是摇头,把碗推开,嘴里“哇哇”着。

    真是个怪老汉。也难怪,可能山里人怕事,见陌生人少说话,少来往,不惹事。

    朱良山呼噜呼噜吃完两碗糊糊,把沙锅洗干净,放回棚子里。感觉困劲又上来了,就又钻进麦草堆躺下。

    两个多月的枪林弹雨,爬山上坡,东突西冲,欠了多少休息啊。眼下可要好好睡觉,使劲睡觉,把欠的觉都补回来。真得感谢老辛啊,要不是找到他,自己就得挨家讨饭哩。还有那个中年汉子,如果不是他指路,也不可能找到老辛辛红军啊。

    

    这一觉睡得真过瘾,朱良山醒来时,一身汗水。

    白腾腾的阳光像雨点一样,噼里啪啦溅到朱良山的眼睛里。他不由自主地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感到了突如其来的陌生和孤独。

    太阳毒花花的,把苞谷地烤出一片绿蒙蒙的雾气,雾气中蒸腾着一股子清涩刺鼻的气味。

    一人多高的苞谷秆秆上,苞谷棒正吐着红缨子,鼓涨而饱满。

    朱良山的心里,此刻却是空的,虚的。

    枪林弹雨的呼啸声听不到了,冲锋的号角听不到了,领导们慷慨激昂的声调听不到了,战友们你呼我叫的亲怩声听不到了。这对在革命部队里生活了6年的朱良山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

    在鄂豫皖根据地,在鄂东特委,在陂孝县委,在中原军区司令部宣化店,紧张、刺激、充实的战斗生活中,朱良山无忧无虑,因为一切都有领导的安排、指挥,作为一名战士,只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就行了。即便叫他想,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隐藏在甘南天水麦积山区的苞谷林里养伤治病。

    想不到的事情会经常发生的,而且已经发生了。发生了就要勇敢承担,坦然面对。是的,这里偏僻、荒凉、隐蔽,人烟稀少,绝对安全,是养精蓄锐最好的环境了。比起日夜行军打仗的战友们幸运多了。想到这里,朱良山的心情好了,嘴里不由自主地哼起了《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唱着唱着,突然想起了教他唱歌的四叔朱一伟。四叔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回到朱家大湾办抗战小学,也是忽然决定的,而且马上就办起来了。朱家大湾的适龄孩子们陆续

第十三章 遇救羊角湾—考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