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振大明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重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道:“曹伴伴,传旨下去,擢升刘先生为通政司右通政,继续兼任中书舍人。”

    这可就是实打实的提拔了,右通政比起以前刘莱臣的礼部员外郎来那就是实缺了,虽说在他的上边还有通政使和左通政,但以刘莱臣的背景,恐怕谁也不敢无视他的意见。

    “是!”曹化淳答应一声,便转身去内阁传旨。底下的刘莱臣也急忙跪谢:“臣谢主隆恩!”

    “先生不必多礼,你辅佐朕起于微末,先后立下不少功劳,朕又岂能亏待于先生?以后这许多事情都还需要多多仰仗先生呢。”

    “臣惶恐,这都是臣分内之事,臣不敢居功。”

    “先生此言差矣,朕如今做了天子,更应该赏罚分明才是,有功不赏,那岂不是要寒了人心?好了,不提这些了,这次军改,不知先生还有什么要教朕的?”朱友建询问道。

    “皇上,自古兵为将之胆,将为兵之魂,将怯则三军无力,将勇则兵士用命。故而强军必先选将,陛下欲以三大营为试点改革军制,那不知又打算以何人为帅?”刘莱臣则是反问一句。

    用谁来做三大营的主帅,这个问题朱友建确实还没有考虑好,明末能臣良将不少,文武双全的也大有人在。但三大营的作用可不仅仅是拱卫京畿重地的,还担负着战备值班的任务。一旦哪里出现战争和动乱,它都将是首要奔赴前线的兵马,所以其主帅自然不是一般的良将就能够担任的。

    故而在朱友建的心中,首要人选是有着“明末岳少保”之称的卢象升。

    不过卢象升是天启二年的才中的进士,现任大名府知府,名望和经验都还不足,所以此时也只能暂时把他排除。朱友建第二属意的是常延龄,他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沉着稳重,遇事不疾不徐,颇有他祖上开国公常遇春之风。

    但常延龄此时也不过才二十多岁,资历较浅,又无多少战功,自己才提拔他到三大营做了总兵。现在如果再进一步,不仅没有什么助益,反而会招惹不少非议,也很难服众。

    至于他手下的其他人,李青已经做了正四品的御前护卫将军,专门负责保卫禁中安全,不能轻易调离。况且他的专长在于武艺,统兵打仗非其所长。

    而其他的如黄得功、燕客、吴六奇等人,也都并非上佳人选,他们几个为将没有问题,将一军人马也足以胜任。但若要为帅,统管大军,这却并非几人之所长,所以朱友建只是把他们作为备选,万一到时候真的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估计也只能从三人之中挑选了。

    “这个――嗯,先生可有良才举荐?”朱友建没有回答,又问了一句。

    “臣入朝只数月,朝中许多大臣都尚未认全,怎敢胡乱举荐,扰乱了圣听?还请陛下恕臣之罪。”刘莱臣躬身答道。

    “先生言重了,不过此事也是朕唐突了。这三大营的主帅,乃是为国选将,自然马虎不得,看来还是要与内阁的诸位先生以及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要员们商议才行啊。”朱友建自然知道刘莱臣这是在避嫌,也就不会难为他。

第二百一十章 重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