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裂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识了墨侠毛竹。
毛竹出身佃户之家,经历过地主的剥削欺压,其父母昼耕夜织,却仍是时不时的缺顿少粮、忍饥挨饿。
毛竹父母过世之时,毛竹被师父徐白收为弟子。毛竹勤习徐白刀术,十余年修炼,其刀术比之徐白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白传其名刀“寒庐”于毛竹,而毛竹也正式成为一名墨侠。
墨家为墨子墨翟所创,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十余年前,又重新汇聚融合称两派。
墨家纪律极为严明,其领袖称为“巨子”,在稷下学宫的翟耀,就是当代墨家巨子。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墨家其中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数、光、力等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被称之为“墨辩”;另一支则是侠客,被称之为“墨侠”。
墨家从创始人墨子到主要的代表人物,都是社会中底层的学者,所以墨家更能体会到战乱时期社会中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
相对于儒家的过分讲求“礼”,墨家更注重刻苦、节俭的生活习惯,而且不吝于做低层的劳动工作,被儒生辱为“淫巧之技”。
生活上的偏差,立场上的对立,和思想上比“仁爱”更难遵从的“兼爱”,使得墨家仅仅在技巧机关上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研习,至于墨家思想却是逐渐被埋没。
毛竹是少有的用刀高手,距离刀道宗师之境也仅差一步之遥,如今在稷下学宫担任开设刀堂,门下有酷爱刀技弟子十余人。
侠客的刀与兵将的刀大不相同,却又万变不离其宗。
毛竹在江湖中多行侠义之举,因其刀势绵延如流水击石,浪花翻涌,刀芒四射,人送绰号“逐浪刀”。
玄皋在南宛慈的指点下,如今行刀已有一番自然之态,但比之毛竹行云流水、绵延不绝的刀势,却是显得漏洞百出、滑稽可笑。
玄皋意识到自己的刀与毛竹的刀差距之大,却并不气馁。毕竟,他的一切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仅仅收到南宛慈的一番指点,时日不长,又能习得多少。
毛竹并未直接指出玄皋的不足,而是先行说出玄皋的优点,说到:“你已经掌握了刀道的基本要领,快、准、狠,十分可贵,这说明你已经跨过了刀道门槛,可以领悟到其后的风景了。”
之后,毛竹开始指出玄皋的不足,说到:“我能教你的不多,刀之道,惟手熟尔。我观你行刀,有一个极大的弊端,也即是你的长进之处,就是‘力和‘气的运用。”
“以刀作战,拼的的确是力,凶狠的确重要。但量力而行,却是保命之道,只有出刀时计算好自己预期想要达到的效果,然后赋予其合适得力道,这样方能使力得其效,不费气力。”
“玄皋,你以刀攻我。”
玄皋当即用自己最擅长的手刀攻向毛竹,毛竹挥刀格挡。玄皋能明显感到毛竹并未用任何招式,仅仅只是简单的格挡,但力气却恰到好处,将自己的刀格挡下来,而自己的手却微微颤动。
玄皋意识到这应该就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当然,实战之时不能这样做,但却可形成肌肉记忆,达到人刀合一的境界,使得刀可以如臂驱使。这样,对敌时,无需头脑思考,刀自然而出,且恰到好处。”
“气,生命之机,气机循环则力无穷尽,气一断,则刀意戛然而止,执刀者危。”
力气、气力,看似只是二字顺序之差,其中意境却相差远矣。力气是先有力再运气,气力则是先运气再有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时间差,却也是所有兵器的最高意境。”
玄皋突然想到父亲玄鸣教玄家老人与外祖父王截锻炼身体所用的太极拳,其“后发先至”的作用,大概如是。
彼不动,己不动,彼未动,己先动。以意行气,此绝非简单的一个“力”字所能相比,是极高层次的意动。
……
第15章 裂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