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帝王之相?不,帝尊之相![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喊着。
俨然一副站着的大汉天子做派。
比坐着的那位还要有派头!
当新任匈奴单于跪拜刘宏,献上最诚挚的崇拜同时还带来海量的纳贡之时,刘宏喜上眉梢。
当秦温描述如何攻入匈奴王庭的时候,更是与有荣焉。
大汉自从汉武帝时期霍去病与卫青二人攻破匈奴后,再无一人能攻克匈奴王庭。
不仅如此,东汉时期与匈奴、鲜卑等塞外异族皆是以坚守为主,更别说攻入异族王庭了。
中原王朝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大一统思想观念引导下,历代王朝对少数民族政权最大希望就是将其纳入自己的政权范围。
而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当中原王朝强大时,归附汉民族王朝的人员增多,反之则减少。
西汉时期正好遇上了处于巅峰的匈奴,西汉依靠着强大汉人骑兵军团硬碰硬打败了匈奴,使其不敢南下,远遁漠北。
而东汉建国初年,由于北匈奴的逐渐强盛,东汉一直是防御,处于守势。
直到匈奴先后历经灾荒、内讧、外侵,实力大大衰落,东汉依靠从鲜卑、乌桓那借来的外族人远征大漠,进攻匈奴。
针对同一个死敌,西汉和东汉王朝实行的是完全不同的军事体制。西汉借鉴并继承了秦朝的全民动员体制,每年定期征召部分百姓入伍服役,实行全民的军事训练。
西汉律法规定,国民青年达到二十三岁便要服役两年,其中一年还可能派到边境服役,接着转入预备役队伍,这叫做“戍卒岁更制”。
因此,经过长年的军事化训练,汉人的战斗能力非常强悍,时常创造出骄人的战绩。
西汉边境驻守城池的太守往往承担着军事重任,指挥训练和作战,涌现出不少名将。
西汉还建立了数量庞大的中央禁卫军,攻打匈奴时,往往会动员地方骑兵和中央禁卫军组成庞大的骑兵军团,地方郡县也会派遣大量的步兵为骑兵供应补给。
另外,每年秋季,西汉军队都要针对地方和中央的军队,举行“都试之役”,专门考核他们的战力,也会考核预备役人员。
依靠豪强支持起家的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后,便废黜了戍卒岁更制和都试之役。
同西汉的征兵制不同的是,东汉主要实行募兵制。因此,地方兵员战力孱弱,遇到边境战事还需要征召罪犯囚徒入伍。
造成这样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王朝不同的建立模式。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主要倚仗豪侠建立起的,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倚仗地方豪强的大力支持。
西汉王朝建立后,不断地针对地方豪强进行严厉打击,甚至不惜灭族,而东汉则完全不同,对豪强作为充耳不闻。
如今在刘宏执政的时候居然攻破匈奴王庭,这让刘宏又惊又喜。
秦温攻破匈奴王庭这此等功绩可是能让刘宏名垂青史,毕竟这也算是刘宏下达的命令,而且此次大胜更是如及时雨般证明了刘宏执政期间的功绩,刘宏怎能不喜。
对于这个给自己带来如此功绩的少年,刘宏是怎么看怎么喜欢。随即册封秦温为征北将军、冠军侯,征北将军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秦温终获“冠军侯”这个爵号,不过以秦温此次战绩无愧于“冠军侯”的名号。
册封完毕,刘宏高兴命人亲自为秦温以及新任匈奴单于设宴。宴席间,刘宏恩威并施,秦温只得假意应承。
秦温见刘宏正在兴头上,顺势将匈奴缴获的物资奉献上一部分给刘宏,并承诺一生为刘宏戍守边关。
刘宏见秦温知进退,识大体,越发对其看好,遂同意了秦温的建议。随后又对秦温勉励一番。
对于新任南匈奴单于,刘宏好好敲打了一番,督促其好好治理麾下,不得再行叛乱之举,单于纳头便拜连连称是。
数日后,朝堂议事。
在蔡邕卢值等人的建议下刘宏将此次大捷公布于整个大汉,常年受到塞外异族的凉、并、幽州百姓欢呼不已,并州百姓更是与荣乃焉。
因为此事秦温的声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自从秦温获得“冠军侯”的爵号后,并得知秦温征伐南匈奴,攻破匈奴王庭等战绩,众多仰慕其威名的人悉数前来投靠。
第61章 帝王之相?不,帝尊之相![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