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古一帝朱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苦恼[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有人告发代王朱桂在其封地贪污受贿,残暴不仁。事情的真假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实力说了算,我说你有,你就是有。代王朱桂的下场是发配四川,和周王做起了邻居。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岷王朱楩、湘王朱柏以及齐王朱榑相继遭殃,岷王和齐王皆被贬为庶民,而湘王朱柏以自己是先皇帝血脉为由,不愿受辱,拒开府门,最终一家老小于府内自焚身亡。

    实在是太快了,现在的朱允炆,已经成了司马昭,其心何居,路人皆知。

    朱棣的苦恼

    看着自己的四个弟弟一夜之间从王公贵族沦落为平民百姓,而十二弟朱柏更是命丧黄泉,朱棣愤怒极了,想不到这个臭小子下手如此之狠毒,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屁孩了,他知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一切了。

    下一个是谁,朱棣不想去猜,但是,朱棣知道的是,这个宝贝侄子最终也会对自己下手的。

    该咋办呢?造反?实不相瞒,这个问题朱棣早就想过,可是当时老朱还在,朱棣想想都汗毛直立,更别说做了,你就是借一万个胆儿给他,他也不敢。

    现在老朱已经去世了,该放心大胆地去做了吧?不然,我再强调一遍,朱棣是个聪明人,他算过一笔账。

    造反就要打仗,别人总不能敞开大门来迎接你吧。打仗对于朱棣来说,已经很熟悉了,所以这笔帐他算得很明白:首先是兵力,自己虽拥兵十余万,可其中心腹之人并不在多数,一旦起兵,他们真的肯为自己卖命吗?说白了,自己的部队终究是朝廷的部队,人家每个月领着国家的工资,又何必要跟着你去赌命呢。况且朝廷的部队,算上中央和地方,至少有一百万,就算这十万人全部都愿意跟随自己,他们真的能以一挡十吗?

    其次是粮草,古人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朱棣在北平,当时的农业水平并不算发达,耕地面积也并不广,而且气候决定了这里的作物一年只能一熟;而京城所在的江南地区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再加上降雨充沛、温度适宜,农作物一年两熟,几乎全国三分之一的人的温饱问题都得靠这里解决。所以粮食供应方面,根本就没得比。

    最后是城池,朱棣只有北平这么一座城池,而其他的地方全都是朱允炆的,一旦出兵不利,北平就成了孤城,又能坚持多久呢?

    此外,造反一旦开始,便绝无退路,你不可能中途说,哎呀,我不干了,让我回去继续守我的北平吧,想得美!而且,万一失败,遗臭万年倒是其次,关键的是自己将会被碎尸万段。

    总之,对于造反这件事,朱棣还是有很多疑虑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做这个决定的。但是,他也没有坐以待毙,相反,他是做了准备的。

第8章 苦恼[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