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未来的对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空印案”中,被杀之人六千以上,廷杖、充军、入狱、扣除俸禄等人员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被杀的就包括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
话说回来,至于为什么没有受到重用,这和方孝孺的父亲之间是存在着必然联系的。但是老朱明白,此人是经得起重用的,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需要压制一下他的锐气,然后留给自己的孙子用。
第二个人,叫齐泰,此人是个杰出的管理型人才。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应天(当时的京城,现在的南京)的乡试中名列第一,第二年,成为进士,一个妥妥的文科学霸。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从未上过战场的齐泰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兵部副长官,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这似乎很奇怪,一个从未带兵打仗之人,为何能担此重任?
自然是有原因的。有一次,老朱向其问起边防将领的名字,齐泰不慌不忙,从北到南,从东往西,一一列举,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随后老朱又问起了全国各地的形势,只见他从袖子中拿出了一本册子,上面详细地记载了各地的状况,这令老朱十分惊讶,因为这次考察是突发的,老朱事先并没有通知齐泰,让他提前做好准备,由此可见,这属实是一个难得的管理型人才。
第三个人,叫黄子澄,这也是个学霸,成绩很好,年少有为,少年时期便陪着朱允炆一起读书,一起玩耍。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朱允炆的发小和死党,两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
当然,让朱允炆对此更加信任和依赖的是两人之间的一次谈话。有一次,朱允炆坐在东角门外对黄子澄说:“诸位藩王的地位很高,又都是我的长辈,他们还手握重兵,而且许多人都不怀好意,我该怎么办呢?”黄子澄笑着回答道:“诸王的兵力,只够他们自卫,假如他们敢造反的话,只要朝廷发兵镇压,是一定能打败他们的。”朱允炆听了以后,心里的压力减轻了很多,只是,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拭目以待。
总的来说,这三个人确实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各有各的优点,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这三个人在将来会成为朱棣的主要对手,当然,现在还不是。
我之前说过,但我还是想再强调一遍,老朱看人的眼光是很准的,在老朱看来,这三个人是有能力辅佐好自己的孙子,帮助他治理好国家的。但他忽略了一点,也是最致命的一点。
如果现在来说,这三个人怎么怎么样,似乎带着点成王败寇的味道,但是,他们确实存在着不足之处。根据这三人的履历可以得知,他们三个都只是书生,没有任何军事经验,可能连刀都没摸过,更别说带兵打仗了。假如突然来了一股“敌人”,他们能做些什么呢?拿什么来摆平呢?
老朱对这三人的美好期待的实现,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国家稳定,天下太平。在他看来,自己的孙子当着皇帝,又有一干大臣在其左右,为其出谋划策,还有自己的一群儿子为他守卫边疆,怎么可能会不太平呢?
直到朱允炆向他提出了那个问题。
第6章 未来的对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