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的储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今这个问题又摆在了朱元璋的面前,他不想面对,可又不得不面对。在此刻,无数双的眼睛都在盯着老朱,等他做出最后的决定,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朱棣。
在太子殒天的消息传到北平后,朱棣很难过,他哭了很久也不相信这是真的。这是肯定的,在那一刻,他失去了大哥,那个从小就对他很好的大哥,在父亲责骂、教训他时,大哥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他解围,可现在,大哥走了。
但此刻站在一旁的道衍却很激动,太子一死,储君的位置就空缺了,而在其他诸位皇子中,燕王的功劳是最大的,所以他的机会也是最大的。
朱棣对此也很期待,在他看来,如果老朱精神上没有出现问题的话,储君之位的最后得主一定是他。
朱棣确实是有这份自信的,在看过他的竞争对手后,你就明白了。第一个对手,秦王朱樉,他的名字本来不该出现在这份名单里,此人在其藩地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卖官鬻爵,可谓是无恶不做。但太子死后,他就变成了嫡长子,因此他也成了朱棣的潜在竞争对手;第二个是宁王朱权,和朱棣一样,他也肩负着守卫边疆的重任,同样也功劳不小,但在朱棣的眼里,自己的这个弟弟不过是一介武夫,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样的人自然是轮不到他当皇帝的;最后一个对手是朱允炆,他现在是朱标的长子(原长子朱雄英在童年时便因病去世了),但他只有十五岁,用朱棣的话来说就是,胡子都还没长青的小屁孩,父亲怎么可能会把皇位传给他。
或许这就是帝王之家的悲哀,他们从一出生就开始互相为敌,为了得到这个至尊无上的位置,他们常常争得头破血流,虽然富贵非凡,但却缺少了寻常人家之间的亲情。
在这一刻,许多人也同样认为,储君之位非燕王莫属,已经有很多朝中大臣开始向朱棣示好了。可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或许是出于对朱标的感情过于深厚,朱元璋选择将储君的位置传给朱允炆,任命他为大明帝国的下一任继承者。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年仅十五岁的朱允炆蒙恩受赐,被立为皇太孙。
不公平,这不公平,这个位置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他拿回来。任何事情都会有人欢喜有人忧,从此,朱棣心中充满了不满,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5章 新的储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