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真新村的建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村子也迎来了一段平静的时期,但这种平静并没有坚持多久。
毕竟干旱一直都没有消失,其他村子里的村民,都因为水源枯竭,无法灌溉导致良田尽毁。
既缺食物又缺水源的村民们,只能被迫无奈去当了流民,虽然朝廷也发现了这种情况。
但却一直无法解决,甚至流民的数量还在逐步的提升。
此刻北京方向,紫禁城的太和门御门处,文武百官都聚集在此议事。
“流民的问题你们说解决不了,跟朕说是无底洞,还让朝廷给你们发钱,说来说去就是要钱!”
“陛下臣也是无奈之举,前几年几个省的大旱蝗灾,再加上闯贼这些年来的劫掠,还有辽东的战事,
眼下这些流民,如果不买大量粮食赈灾的话,恐会引起民变。
陛下生活节俭也是天下人共知,可这几年户部的余粮也不多,还需要留着安抚辽东和各地军队,不可轻动。
因而臣,恳请陛下调拨内帑皇银,以赈天下。”内阁首辅薛国观躬身道。
“是啊,陛下闯贼之祸不可不防,辽东各地的总兵也需要钱粮运转,臣作为兵部尚书,亦是知晓。
只是前段时间,陈把兵部的开支递交给户部,户部却以钱粮不足为由,竟没有在票拟上签字。”
“今年兵部开支多少!”
“回陛下,今年兵部的开支,再加上辽东几个总兵所需的银两共计五百六十万两!”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闻兵部,所需银两竟然高达五百六十万两,就非常头疼。
虽然五百六十万两在现在这个战事多发的时候并也不算多,但对于大明今年的财政收入来说已经算是超支了。
因此崇祯皇帝也非常的头疼,虽然外人都说他内帑万两家财,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内帑到现在崇祯13年,早就已经不剩多少了,别说用来支付军费了,就算是只拿这些钱去赈济京师周围的流民百姓都不够。
而户部尚书倪元璐在听到陈新甲提起了户部,他也不得不站了出来,向皇帝抱拳躬身行礼说道:
“陛下,这几年的,旱灾、兵灾、鼠疫导致户部这几年收入骤降,已是入不敷出,而陈大人的兵部开支账单实在是太大了,臣没敢签字。”
“倪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说我们兵部的开支太大没签字,当时各部可都在场,虽然说我兵部的开支相对于其他部门大了一些,可是当时的吏部,你也没有签字倪大人!
不久前的三饷才刚收上来,你现在却说一分钱都不肯出,你们户部到底想要干什么!”
“陈新甲你什么意思,户部是大明的户部,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户部!你说这话是何居心!”
倪元璐朝着陈新甲大喝道,随后又转过身再次向着崇祯皇帝朱由检,行了一礼。
“陛下,三饷虽然刚收上来,可是朝廷还有许多开支用度。
更何况在三饷收上来之前,兵部就已经用去了三百万两,如今又要五百万两,再加上北京城外那些流民百姓,也有钱粮安置,臣实在难辞其咎。”
第13章 真新村的建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