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行医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送友北行 三郎取经5[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范仲淹和富弼仔细读着《幼学必读》第一卷的《天文》篇,均觉得有些超出认知范围。

    在这些土著的认知之中,天圆地方才是真理。

    时间有限,秦琪此刻懒得纠正他们的认知。

    “范先生,两位哥哥,天文暂且不用管,地理、岁时、朝廷、文臣…等其后诸篇,还请三位用心参详。”

    范仲淹合上书,正色道:“小乙,你这是启蒙之作?”

    秦琪颔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欲彻底根治大宋痼疾,非教育不能为也。”

    韩琦对此深以为然:“小乙所言甚是!武将之所以乱国,便是因其不明礼,不知仁义,若武将们都有进士才德,又岂会生乱!”

    他这话果然很韩琦。

    韩琦当然不可能说出“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这句话。

    这不止因为他本人便不是状元,说这句话毫无道理,还因为《涑水记闻》、《长编》之中,均无相关记载。

    而且,从狄青死后韩琦的一系列表现来看,这哥俩分明是好朋友。

    至少不可能是太史公与任安那种关系。

    邵雍儿子写的《邵氏见闻录》是笔记小说,更加不可信。

    但是,韩琦始终坚信武将乱国,这点倒是真的。

    而北宋靖康之乱后,神州大地的乱象,也确实证明了韩琦的话。

    有鉴于此,秦琪才会想到尽早普及义务教育。

    所以,大炼钢铁的重工计划,是一切的根基。

    秦琪的心,已经飞到了城东的高炉地基。

    范仲淹拱手低声道:“小乙果然极有见地!你且去建高炉炼铁,尽快为西北提供神兵利器!

    我等出使之前,还要经一系列殊无意义之繁文缛节。你且去吧!”

    富弼也笑道:“小乙,不是哥哥赶你走,实是礼节过于繁冗,去吧!待哥哥归京,再与你把酒言欢!”

    由于进士科的存在,北宋晚婚晚育蔚然成风,五十多岁生儿育女者,大有人在。

    所以虽然富弼比秦琪长十余岁,或者准确来说,是他仅比秦二郎年幼六七岁,但其称秦琪为弟,仍毫无问题。

    秦琪也不客气,对三人行礼后,又对老爹告了声罪,便匆匆离去。

    契丹车队中没有耶律槊古,秦二郎想说的话又已全部嘱托到位,秦琪在此久留无任何意义。

    他打马正欲赶往城东,便在拐角处迎面遇到了一身劲装、策马而来的莫昀馨。

    莫昀馨眼波流转,当即猜到秦琪要去何处。

    于是她笑道:“小乙,边走边聊,正好我也想看看你那宝贝一般的高炉。”

    秦琪对她无可奈何,只好拱拱手:“工地简陋,师叔莫要嫌弃。”

    他们二人未能成行。

    因为他们甫一上马,迎面便匆匆赶来一个绿袍武官。

    来者当然是任三郎。

    “小乙,莫…文靖郡主面圣谢恩,官家看过郡主的方略后,急召勾当皇城司觐见,你速速随我来!”

    事涉赵撄宁,秦琪这次倒未推三阻四。

    任三郎对莫昀馨拱拱手:“莫真人不是也要去西北吗?一起来吧!”

    秦琪狐疑地看向莫昀馨:“师叔也要去伊州?曹娘子她们呢?”

    莫昀馨俏脸上再次露出促狭笑容:“你说呢?”

    秦琪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还用想?

    赵祯为何急吼吼召皇城司?

    这该死的淘金热!

    这天杀的贼厮鸟浑然忘了,到底谁才是始作俑者。

    他低估了大宋对铜矿的渴望。

    万幸他未说,西北还有储量不菲的银矿床和金矿,否则…

    三人赶到御书房时,不出意外,不止二府三司诸相齐聚一堂,尚未回滑州任上的高继勋也在场。

    老头儿今年虽已七十六岁,但精气神依然健旺。

    见到三人中的秦琪,老头

第92章 送友北行 三郎取经5[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