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行医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资治通鉴 立德立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欧阳修与他的几位学生一样,都是豁达洒脱之人。

    因此,他在听到小乙哥搬运自高先生的名言后,忍不住再次动容。

    “小乙,不成想你也是如此洒脱豁达之人!为兄佩服!”

    秦琪笑着拱拱手:“哥哥莫要抬举小弟,哥哥不妨明言,修此鸿篇巨著有何困难?”

    欧阳修微微沉吟后,正色道:“小乙,史料搜集不易,同为记载春秋之事,《国语》、《三传》、《尚书》却多有冲突。

    而战国之事,《史记》、《战国策》记载也不尽相同,何况《韩非子》、《孟子》等诸子之说,又与前两者有所冲突。

    何况《史记》如今有所散佚。此其一也!

    其二:自西周至本朝,凡一千六百年!编纂此钜著之繁冗,可想而知!

    大宋虽人才济济,然则这些高士们都要忙于政务,仅靠王太师、盛学士、陈学士、章学士等内相,兄恐人力严重不足。

    三则:此书以何为名?以何为纲?又以何为目?其重心为何?体裁为何?以叙史为主,还是以论政为主?”

    大行家啊!

    秦琪疯狂给欧阳修点赞。欧阳修提的这些问题,都极为高明。

    秦琪恭恭敬敬躬身作揖。

    “哥哥,此书乃自西周穆王至五代十国的编年体通史,资官家治国理政作为借鉴,故名《资治通鉴》。

    此书以纪年为纲,以事迹为目,主要论述政、军、民族、经济及文化,人物次之。其主旨为叙国家兴衰,著生民休戚。

    弟在引人警醒之事后,欲引入如太史公之言般著作者评述之语,以提醒官家注意这些事件之成败得失。”

    在《资治通鉴》原书之中,“臣光曰”绝对是一大亮点。

    这是司马温公给赵顼划重点的部分,蕴含着古人的智慧。

    《资治通鉴》的代表意义是什么?

    司马温公是借总结历朝历代的经验劝谏赵顼:

    积弊甚深的社会,如果要采用激进式的社会变革,往往容易使社会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此外,司马光将权谋之术去除不少,意在劝诫赵顼及后来的皇帝:

    要推行治国之道,并善于营造有利之势,但唯独不要重视权谋之术!

    此书一成,不但立即成为皇家教材,而且司马温公也与其祖宗太史公,被并称为“史家两司马”。

    司马温公提前洞察到了黄宗羲定律,只是他的理论并未成型。

    作为宋代六大家其余五位老师的欧阳修,登时便反应过来,修著这部钜著意味着什么。

    他激动到浑身颤抖。

    薛奎的声音从一旁传来:“小乙,嘉谟要修的史书,便是这《资治通鉴》?他若真能编成,老夫定给他评上文毅之谥!

    永叔,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老夫这便进宫面圣,开启此文坛盛事!”

    他又看向秦琪:“小乙,你心中可还有合适人选?罢了,你先将名单写出,稍后交给老夫,老夫先去面圣。”

    小乙哥听懂了。

    陈尧咨一定是趁着自己病重,将夙愿告诉了负责评谥号的薛奎。

    而由于他一向不以有文化见长,所以薛奎并未将其所说编著史书之事放在心上。

    时至今日,薛奎才清楚,陈尧咨要编著的是一部怎样的钜著,以及,这钜著背后蕴含的是何等意义。

    老头儿心头火热,打算以谥号为条件,蹭一蹭陈尧咨的热度。

    他原以为自己活不久,早已熄了再有一番作为的心思。

    如今随着他身体渐渐好转,他有心在学术方面留下一些功绩,至少,还能在临终前帮女婿一把。

    他一把拽住女婿欧阳修,不由分说向外走。

    小乙哥啼笑皆非:“老大人不用如此着急吧?”

    薛奎头也不回,急声道:“老夫不急不行,嘉谟那厮已将此事告知多人,老夫若晚去一步,必当追悔莫及!”

    他是当局者迷,其他人听过陈尧咨的话,一定也会如前几日的他一般,对其不以为然。

    小乙哥无奈,只好将薛奎等一行人送出大门外。

  

第34章 资治通鉴 立德立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