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穷丐者闯皇城司,李皇城欲入鬼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谁料那丐者却大手一摆:“小人不要李皇城黄金。”
“哦?”
李牧之忽的对着丐者肃然起敬,眯着眼睛疑惑道:
“那你想要何等好处?只要能救我性命,我那端王府也能送得!”
罗丑奴急道:“恩相,你莫不是急的得了失心疯?怎个胡言乱语?”
丐者却摇头笑道:“小人亦不要什么劳什子的端王府。”
李牧之这一下才仔细端详起眼前丐者:“那么好汉要我李牧之如何报答?”
那丐者环顾这皇城司点头道:
“小人往常在街市上被人欺辱惯了,躺在哪里哪里便是家,只是近日得罪了几个泼皮,想借着李皇城这虎皮唱大戏,欲在皇城司借住四日,不须房间,只要能躺着便可。”
“原来是这等要求……”
李牧之淡淡一笑,心中尽是骇然:此人究竟是谁,不偏不巧,非要住上四日,那便不是我结案之日?此中必有文章,我须小心应对!
罗丑奴听了却欢喜道:“恩相且答应了他。”
李牧之对着那丐者再度恭敬行礼:
“多谢好汉救我,只是皇城司乃官衙,并非馆驿、酒肆,自有朝廷法度,容不得他人,罗丑奴且快去取一百两蒜条金!”
“恩相,你怎地如此糊涂?在皇城司住几日又不打紧,那一百两蒜条金可是……”
李牧之冷面催促道:“休要废话,快去快回!”
罗丑奴争说不过,只能骑马赶回李牧之府邸去拿一百两蒜条金。
可那丐者却不愿了,急急拦住了罗丑奴对着李牧之质问道:
“李皇城,你怎敢出尔反尔?小人此来救你性命,也不要你钱财,只不过在皇城司住上几日,你怎敢如此?”
罗丑奴帮衬道:“厢房住不得,刑房也能遮风挡雨,如此不好?”
李牧之看向那丐者笑道:“本官只问你一遍,你要一百两蒜条金还是非要住在此处?”
那丐者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暂住四日!”
“哈哈哈哈!那就休怪我李牧之无情!左右!”
李牧之喝令一声,左右皇城司军汉上前请命,李牧之喝令道:
“将这丐者轰赶出去!不得复入!若再搅扰!乱棍打死!”
“属下领命!”
左右皇城司军汉便架着那丐者往外轰赶,丐者指着李牧之破口骂道:
“好你个李牧之!忘恩负义的小人!我这般豁出性命前来救你,你却把我来赶!当真是猪狗不如!”
“赶出去!”
李牧之再喝一声,那丐者便被轰赶出了皇城司,刚一出去,环视左右,虽有路人经过,他总觉着好似无数双眼睛盯着,那丐者怎敢停留,只往无人深巷走去。
李牧之赶紧对勾押官喝令道:
“挑选精细的影密卫四名,盯死了这丐者,若有异动,立刻拿下!若无异动,不得打草惊蛇,暗中秘密监视!”
“得令!”
勾押官选了四个精明腿快的皇城司影密卫立刻去跟踪那丐者,罗丑奴却在一旁疑道:
“恩相,你怎能忘恩负义?”
“你省得什么?”
李牧之便把那丐者所言说了一遍,罗丑奴迟疑道:“鬼市?杀马儿当真在鬼市?”
丐者所言鬼市者,起源于唐朝,只因唐朝寻常时日宵禁,又是施行严格的市坊制,在时间上,一座城市每日何时开市,何时闭市都有严格规定的,在空间上,一座城的市场区和居民区是要分开的,而且中间隔以高墙,互不相通,这从唐长安城的空间结构就可以窥视到。
鬼市就是夜市,只在夜晚出现,在其具体时间经营上,首都长安城内“鬼市”从记载中可看出主要是在这三个时间出现:“月夜”、“风雨曛晦夜”和“秋冬夜”,为什么呢?
因为“风雨曛晦”或“秋冬”和有月的夜晚长安城宵禁管理是比较松,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敢进行买卖,而其他地方的市坊制,由于天高皇帝远,就没有被那么严格的执行。
从唐朝至五代,再到大宋,鬼市屡禁不止,只为了逃避赋税,而商贾、百姓自行的秘密交易。
李牧之点头道:
“不错,正是鬼市,今日尔等已然把汴京城内外城搜寻一遍,却不见杀马儿,当日馆驿失火之前,汴京四大城门皆以关闭,而后我又命尔等严格盘查进出百姓,仍旧不见此贼,如此推断,那丐者所言不差,此贼必然就在鬼市!近日我也是急的糊涂,竟然把鬼市忘了。”
罗丑奴却疑惑道:
“鬼市之名一直听说,那等去处,乃是不受官府管制之处,自成规矩,深藏汴京之下,我等如何去寻?”
李牧之摸着脑袋琢磨道:“我也不曾去过,据说汴京西城老皇城根下的那个最大,
夜市”以售卖估衣为主,其他货物鱼目混珠,既有来路不正,也有珍奇物品,更有假货蒙人,其内有统治者,势力之大,不在开封府尹之下,我等还需好生准备一番才是。”
罗丑奴又问道:“可那鬼市与那丐者有何干系?恩相为何要轰赶那厮?”
李牧之笑道:
“此人可笑,放着一百两蒜条金不取,非要借口住在皇城司,我笑此人愚蠢,当我是猪,他此来所言不知真假,亦或者为旁人耳目,故而我将他轰赶出去,再行监视,此人若非真正丐者,必然暴露,我便以他为饵,抓其背后之人!”
罗丑奴深以为然点头道:
“恩相所言不差,洒家还在疑惑,一穷苦丐者,该是拿钱才是,这人竟然听都不听,好似全不在乎,洒家只是疑惑,万一此乃诱骗恩相深入圈套计策该当如何脱身?”
李牧之咧嘴得意道:
“眼下全然没有杀马儿线索,我倒盼着此乃圈套,只要是圈套,对我来说,那便是露出的马脚,我便可顺风摸瓜,全数擒之!”
罗丑奴却担忧道:
“恩相,那鬼市乃是尴尬去处,凶险的紧,我皇城司虽然地上为王,只怕去了鬼市,有性命之忧!”
李牧之摇头道:
“除死无大事,这便是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我李牧之都快死了,这些奸计也不打紧,且快去皇城司档案室寻来鬼市密档,今夜你我便闯鬼市!”
“是了,恩相。”
不时,罗丑奴拿来大宋汴京鬼市密档,其中鬼市所在、地形、暗语皆有记载,李牧之与罗丑奴牢记于心,简单吃了,换了一身紧身戎装,戴着抹额,趁着天色尚早,先去寻个地方等待。
李牧之、罗丑奴此去鬼市入口,乃是汴桥之下,此刻汴河之上,当是清明上河图在世,就好似人在画中,汴河上下,端的繁忙,到处都是码头、脚夫,哪个顾得上换了戎装的李牧之、罗丑奴。
汴河之旁有一市曹,李牧之、罗丑奴走来市曹上看时,十字路口是个酒楼。
李牧之、罗丑奴便来酒楼上,临街占个阁儿坐下,只等天黑,潜入鬼市。
忽的,见开封府公人征来的民夫,街道凡有树木,皆缠绕丝绸,就好似姑娘穿了新丝绸,端的好看,李牧之、罗丑奴吃酒时见到这一幕,甚为疑惑,李牧之低头看向酒楼下正往树上缠绕丝绸的民夫:
“那个大哥,怎地于树上缠绕丝绸?好大的气派,只是浪费了这些好丝绸。”
那民夫抬头一看,酒楼上有一个英武小哥,随口回道:
“只因道君天子寿辰,为添喝彩,天下同乐,天子下旨,汴京城内,所有树木缠绕丝绸,凡各国番商来汴京游玩,均不掏钱。”
李牧之疑道:“还有这等好事?”
那民夫摇头叹息道:“说不得,天子之命,谁敢不从。”
说罢便低头行事,罗丑奴听了看了拍手叫好:
“如此倒也显我华夏威仪,好教番商传播四海,显我华夏人人富贵,岂不美哉?”
李牧之却暴喝道:“你这粗鲁汉子,省得什么?此乃亡国之兆!”
罗丑奴赶紧劝道:“恩相声音小些,只怕旁人听到,洒家倒是不懂了,如此倒也显我华夏威仪,如何成了亡国之兆?”
李牧之郁闷解释道:
“隋朝大业六年正月,天子杨广因为诸蕃酋长都汇集在洛阳,丁丑(十五日),在端门街举行盛大的百戏表演。
戏场周围长五千步,演奏乐器的人有一万八千人,乐声几十里以外都能听到,从黄昏至清晨,灯火照亮了天地,至月未才结束。
耗费巨万,从此每年都是这样。
诸蕃请求到丰都市场进行交易,杨广允许了。
他先下令整修装饰店铺,屋檐式样要划一,设置盛大的帷帐,珍稀货物摆满店堂,人们要服饰华丽,连卖菜人也要用龙须席铺地。
胡客有经过酒食店的,命令店主都要邀请入座,酒足饭饱之后,不取酬偿,并诓骗他们说:“中国富饶,酒食照例不要钱。”
胡人都惊叹,他们中聪明的人有些发觉,看到用丝绸缠树,就问:
“中国也有穷人,衣不蔽体,为什么不把这些丝绸给他们(做衣服),却用来缠树呢?”市上的人惭愧得无言以对。
往后几年,隋朝遂灭亡!”
罗丑奴听了这才明白其中道理,愤慨道:
“当今天子赵佶果然昏庸,以百姓赋税,民脂民膏,慷他人之慨,只为虚名,若以用民,何至于怨声载道,到处都是强人草寇,贪官墨吏,以至于百姓民不聊生,却为了自己寿辰,穷奢极欲,与隋炀帝杨广何异?”
李牧之摇头叹息:“大宋如此这般,亡国只在须臾,人在做天在看,且看狗皇帝赵佶能嚣张几时?”
李牧之与罗丑奴正气愤之时,却看到街角有一番商赶着骆驼而过,街边有六个乞丐,那番商心中不忍,便对乞丐施舍钱财,六个丐者,五个皆磕头感谢,唯独一人只把番商施舍钱财尽数扔了回去,对那番商骂道:
“我乃天朝乞丐,怎受蛮夷施舍?”
那番商莫名其妙,赶着骆驼而走,罗丑奴见了耻笑道:
“恩相,那老乞丐莫不是呆子傻子?有人施舍却又不要,好生可笑。”
李牧之冷冷一笑:
“这般乞丐虽然愚蠢,下贱至极,但全身都是骨气,如此一幕,倒也让本官想起我李家家传的一件趣事。”
罗丑奴笑问道:“反正此刻都是闲着,恩相不如讲来听听,也让我罗丑奴听听恩相李唐故事,开开眼界。”
“也好,闲来无事,这就说说。”
李牧之回忆道:
“本官爹爹在世之时,曾对我说起,唐朝时乞丐见到他国人施舍都不接受的,那种骄傲自豪就是自己饿死也看不上蛮夷施舍,也正是这般不食嗟来之食的心态,才铸就了盛唐的精神,才有了那种大气磅礴风采。”
罗丑奴若有所思,却质疑道:
“恩相,不是洒家驳你面皮,我朝文人常常耻笑李唐强盛,却无我朝富庶,说那唐朝百姓,乃至大汉百姓,秦国百姓,皆无我大宋百姓这般荣耀,好似大唐盛世不如我宋朝眼下。”
李牧之也不动怒,只是随意骂道:
“休要听我朝文人放屁,大宋?大怂罢了,昔日唐朝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可是秉笔直书的杜工部的记忆里的大唐,什么盛世百姓没有感受到,百姓感受到了,只是有人装着看不到罢了。
大唐的荣耀是每个大唐的百姓可以看到的,可以享受到的!
你看我朝,好似比大唐富庶,可那是钱权者的富庶,与百姓何干?
那些赵家的狗腿子文人口中的大宋好似千古未有之盛世,可我宋国到处的强人、穷人哪里来的?受苦之人,谁个不想梦回大唐!”
第七十八章 穷丐者闯皇城司,李皇城欲入鬼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