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李牧之独闯紫宸殿,赵官家得血经真欢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子有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虽千万人吾往矣,因吾心中有千万人,李牧之今日当为天下先!
良久,群臣就看到一风流少年傲然大喇喇而入,目中无人,跪在丹墀之下:
“臣,皇城司李牧之拜见我皇!”
道君天子赵佶眼神复杂,面无表情道:“李卿,免礼!”
太尉高俅知晓李牧之不是寻常对付之人,暗中寻思这李牧之竟然斗胆敢来,必然有了脱身之计,立刻对着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之流暗示,立刻攻讦李牧之,不得让其说话,免得动摇圣心。
太师蔡京立刻出班指着李牧之呵斥道:
“李牧之!你这杀人凶汉,怎敢来此撒野?莫不是要行刺陛下?”
枢密使童贯挡在李牧之前怒喝道:
“李牧之!你这浑身罪恶之徒,不在家中等死,莫不是今日要在紫宸殿行凶杀人?”
梁师成、王黼、太尉高俅纷纷站出呵斥,道君天子赵佶只是眯着眼睛安静看着臣子内斗,不知有多欢喜。
李牧之看着眼前一众奸佞挡路,纷纷质问道:
“尔等身为朝中首辅,权利之大,位极人臣,为官数十载,可有寸功在身?不过是贪财好色的酒囊饭袋之徒!快些让开!难不成非要我李牧之把尔等往日作孽一桩桩一件件说来?鱼死网破方才罢休?”
太师蔡京扭动着脑袋得意道:
“老夫三度为相,曾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无疑是自我大宋往前从未有过的救济制度,在我华夏立时历史上是空前的,正是老夫将大宋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不知救活了多少孤苦百姓。
崇宁年间老夫主持“崇宁兴学”,为大宋三次兴学运动效果之首,在普遍设立地方学堂,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堂。罢科举,改由学堂取士。
且老夫书法,初与弟弟蔡卞学蔡襄书法,中进士官授钱塘县尉时因神宗天子喜爱徐浩书法,当时士大夫纷纷学之,老夫也与被贬在钱塘的小苏学士苏轼一同学习徐浩书法,后学沈传师、欧阳询,又改学“二王”,博采诸家众长,自成一体。
我之书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风格,为海内所崇尚,共称苏黄米蔡,你这下贱武夫怎能懂得我之功绩?”
枢密使童贯更是得意:
“老夫曾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连续升官至武康军节度使。
讨伐溪哥臧征,收复积石军、洮州,威震青唐!
国内数次谋反乃老夫率军所灭,你这皇城司不过靠着偷盗他人秘闻以此要挟为祸天下,好似有天大之功,你我皆是武夫,你这小儿可有老夫半指之功?”
王黼、梁师成也开始胡说八道起来,李牧之听了只是一笑,先看向太师蔡京耻笑道:
“汝乃国之巨蠹,欺君妄上,专权怙宠,蠹财害民,坏法败国,奢侈过制,赇贿不法者,你所言之策看似为民,实则以国家之名,说为百姓之好,实则贪自己之利,天下穷瘦独富你,只因你这等人,我宋国穷者越穷,富者越福,穷者乃百姓,富者不过尔等自是亲族,权贵党羽!
你身为宰辅人品低劣,祸国殃民,竟然还敢夸赞自己书法?尽是无用之学,岂不知人间有数,不须千百年,就是现在,你去寻个寻常百姓问问,哪个不想生啖尔肉,寝汝之皮?”
太师蔡京被李牧之当众说出丑事,气的无法还嘴:“你……你……匹夫也!”
李牧之又看向枢密使童贯道:
“你这老阉狗,别人不知,还当我李牧之不知?皇城司早有你这阉人误国害民之秘事,昔日,你率秦、晋两地的精锐部队深入河、陇,派少数兵马驻守萧关古骨龙,认为可制夏人于死命。
派大将刘法攻取朔方,刘法认为不行,你为得军功,以官职逼迫刘法不得已出塞,遇敌伏击而死。
刘法乃西州名将,他之死使我宋军各部都震动恐惧。
你这厮隐瞒失败,向朝廷报捷,百官入宫庆贺,都对你这厮咬牙切齿,但不敢说什么。
关右已困敝,西夏兵马也难支撑,你这阉狗就通过辽人向夏进誓表讲和。
夏使到,给他誓书,夏使不接受,你强迫馆伴使一定要他接受,夏使刚回国境,就把誓书扔在路上。
我宋国原来规定,汉人的官职不授给熟羌,你为故意提拔他们,有的官至节度使。
弓箭手失去属于他们的土地而派他们守卫新的地方,禁军逃亡者不处死而可改隶其他军籍。
导致边塞军政全被破坏,军纪废弛,竟然出现我大宋军民逃亡西夏之事。
攻打西夏收服失地,你这厚颜无耻之徒,真当你的功劳?
实乃神宗朝王安石王荆公及庆历四君子经略西北数十年之功,你这阉人不过侥幸摘了桃子,还真当你能统兵打仗,有领兵之才?”
枢密使童贯老脸一红,周遭官吏纷纷低头窃窃私语道:
“原来刘法将军是他害死,此前只当是传闻,不成想居然是真……”
道君天子赵佶听了眼睛忽的变大:“童贯,可有此事?”
枢密使童贯擦着汗水微笑道:
“陛下休要听他胡说,此事老臣自当私下说清楚,并非此贼污蔑这般……”
道君天子赵佶仔细一想,乃是陈年旧事,目前枢密使童贯使得顺手顺心,也就没在放在心上。
李牧之又把王黼、梁师成二贼当众痛斥一般:
“你等二人私下犯下多少伤天害理之事,时有人冒死供出尔等罪状,你二人却推崇名妓,假造神像,迷惑人心……”
王黼、梁师成听了纷纷汗颜,怎敢抬头,李牧之退了一步指着眼前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王黼、梁师成骂道:
“似尔等造的戏子神像,簇拥中粉墨登场,各个操刀的魑魅魍魉,却在在幕后笑的猖狂。
年年兴师去征伐,抓住些傀儡假象,几人下场,几人落网,从不见根基动荡。
每一次旌旗的张扬,高喊着人心所向,每一次正义的伸张,都落得草草收场,冠冕堂皇,尽作荒唐,一时间敌我如此相仿,一心所向,却在何方?难道在白马背上?(丁佳所骑之白马)
偷个懒做个样,逢人做戏一场,天无雨雷声空响,刮民脂做熏香,取民膏熬羹汤,这盛世你我共赏!
结门阀助豪强,抽刀向两脚羊,一刀刀都无关痛痒,端坐于庙堂上,管明天会怎样,自有天恩浩荡!
该如何雪藏,让世人遗忘,再夸耀战绩辉煌,五十散穿了肠,动了情解衣裳,到头来事发东窗,一发牵动全场,王谢同坐庄,庞庞然不敢收网,看尔等食官禄领君饷,尸骨旁吃的香,难成盛事一桩,有何颜面去见先皇?”
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梁师成、王黼以及满朝大臣听了各个低下头来,只因李牧之掌握百官机要,知晓他们所有丑事,现在只怕李牧之这不怕死的为求鱼死网破,把他们丑事在这大宋朝廷说了出来,届时,谁能下得了台?
内侍省都都知杨戬偷偷瞥了一眼有些焦躁的道君天子赵佶,再看李牧之那厮激荡盎然,再要惹他恐怕真要搞得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台阶来下,把事情做死,满朝都是奸佞,丢的是天子面皮,故此,悄然走到道君天子赵佶之旁,低声提醒。
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之流当即借题发挥,指着李牧之呵斥道:
“李牧之!你污蔑我等也就罢了!难道还要影射陛下吗?”
道君天子赵佶随即起身,俯视铁打一般的李牧之,咬着牙道:
“李牧之,你莫不是对朕不忠心了?”
李牧之立刻跪地道:“陛下,就是下臣忠心才肯说出,若是不忠心,也随着这帮奸臣一起欺瞒陛下了!”
道君天子赵佶嘲笑道:“只这天下只有你一个人是忠臣?贤臣?良臣?”
李牧之刚要说话:“陛下……”
道君天子赵佶愤怒坐下:
“住嘴!今日来,朕知晓你有许多话要说,不过不是紫宸殿!且先去文德殿等朝议之后再说!”
“下臣……得令……”
李牧之这才悻悻退出紫宸殿,去了文德殿。
太师蔡见李牧之走了,道君天子大怒,立刻出班奏道:
“陛下,李牧之这恶贼,竟然说我等乃是奸臣,那岂不是影射陛下乃是昏君?李牧之该杀!”
道君天子赵佶冷冷一笑:“李牧之之事文德殿再议,尔等可有别的国家大事要上奏?”
“……”
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王黼、梁师成、太子赵桓、三司使刘桐、九大王康王赵构以及宿元景宿太尉、谏议大夫赵鼎等满朝大臣都猜不出道君天子赵佶将如何处置李牧之之事了,便纷纷上奏大宋别的事宜。
一个时辰之后,乃是巳时中牌(10.00),朝议散罢,道君天子赵佶命令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太尉高俅三人,宿元景宿太尉、谏议大夫赵鼎二人,太子赵桓、九大王赵构二人去了文德殿。
文德殿乃大宋天子散朝时休憩之地,道君天子赵佶昨夜疲惫,此刻端坐龙床,内侍省都都知杨戬给道君天子赵佶脱去龙靴,门口乃是带来的那几人。
“宣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殿帅府太尉高俅入殿!”
内侍省都都知杨戬对外宣读一声,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殿帅府太尉高俅纷纷入内。
那枢密使童贯一进入就对着道君天子赵佶磕头认罪:“老臣有罪,请陛下降下罪责!”
道君天子赵佶微微一笑:“真当我不知晓你等平日里私下做的那些腌臜勾当?我只不过不说罢了,刘法之事都过去许久,休要再提。”
枢密使童贯感激涕零:“谢官家大恩!”
内侍省都都知杨戬端给道君天子赵佶一杯热茶,道君天子赵佶低头品茗,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殿帅府太尉高俅趁机扫视了一圈文德殿,却不见李牧之此人,心中不禁生疑:
官家究竟意欲何为?这般高深莫测?
待道君天子赵佶喝完了茶,洗了洗手,内侍省都都知杨戬开始给道君天子赵佶褪去龙袍,道君天子赵佶说道:
“李牧之不在文德殿,尔等对李牧之之事究竟是何态度?”
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殿帅府高俅私下和内侍省都都知杨戬关系极好,听到李牧之不在,便看向了内侍省都都知杨戬,那杨戬只是悄悄往左看了一眼,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殿帅府太尉高俅顺着内侍省都都知杨戬方向看去,那边有一方屏风,李牧之必然藏在其后,只是不知道君天子赵佶这一番举动究竟何意。
不过他们这些人隐忍李牧之嚣张许久,今日怎敢错过一击而杀李牧之的机会,纷纷进言道:
“老臣以为,李牧之生死全在陛下决断,只是这李牧之所杀之人乃辽国郎主天祚帝最爱惜的皇侄,还有吴越王世子钱无垢心爱面首,不杀此人,势必引起宋辽战火,东南震荡,请陛下三思。”
道君天子赵佶褪去龙袍,斜躺在龙床上,质问道:“我在问尔等,休要废话,杀还是不杀?”
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殿帅府太尉高俅纷纷发狠道:“杀!不杀此贼,那便要死更多人,如何敢不杀。”
 
第七十四章 李牧之独闯紫宸殿,赵官家得血经真欢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