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直播明末:天子在线守国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德州危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朱慈烺德州募兵练兵的这些天里,帝国的北方又重新燃起了战火。

    多尔衮的满清铁骑在短暂的休整之后,卷土重来,再次向京城发起了攻击。

    这一次与上一次不同的是,经过漫长的运输,六十门多门重型红衣大炮终于运进了关内。这些红衣大炮,有四十门满清自行铸造的,也有二十多门从明军手上缴获的。

    当然,得益于登州叛军携带工匠的归降,满清自铸的红衣大炮,性能和质量均已经超过了明朝火炮。

    这六十多门重炮,堪称攻城利器。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抵抗重炮的轮番猛轰。

    李自成得知情报,当然不甘心坐以待毙。他再次御驾亲征,出城迎战。联手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共同截击多尔衮的清军,希望凭借数量优势,一举将其歼灭。

    鉴于上一次的经验,李自成通过不同渠道提前做了不少吴三桂的思想工作,说了许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道理,要求他这次务必全力出击,不可再保存实力,别再错失合力歼灭满清的机会。

    在大军出发前,李自成临时又让吴三桂的老父亲吴襄也披挂上阵,与大顺军一起出征。这个以临阵脱逃闻名的前明朝总兵,不得不再次上了前线。当然,李自成并非真的想让他冲锋杀敌,只是裹挟其一起上战场,促使吴三桂出力协同作战。

    吴三桂一看这个架势,思考再三,同意包抄清军后路,争取围歼满清主力。

    这场战役,打得比第一次还要狠,又一次尸横遍野。

    清军的战斗力在李自成的大顺军之上。很快,李自成便有些招架不住,险些被对方骑兵冲散阵营,局面十分被动。

    而包抄后路的吴三桂,也落入了清军精心设下的陷阱,前锋直接沦为清军暗中埋伏的火炮阵地的炮靶子,在重炮轰击下,损失惨重。

    吴三桂果断撤退,放弃了包抄清军后路的计划。转头又重新回到南侧,从侧翼发起攻击。

    清军主力按照预先方案分出一路兵马迎战吴三桂。李自成的压力陡然减轻不少,双方相持不下。

    于是,战场再次陷入拉锯,成为名副其实的绞肉机,双方每日死伤士兵不计其数。

    鏖战数日之后,巨大的伤亡,让双方都吃不消了。于是再次不约而同地选择收兵后撤。

    第二次战役结束,北方原野上又多了三万具尸体。

    但是,这一次战役结束时,出现了一个变数。吴襄在战斗中趁李自成不注意,再次临阵脱逃。没有逃回京城,而是辗转几日之后,溜到了天津,与儿子吴三桂会合。

    李自成要挟吴三桂的一张底牌弄丢了。

    虽然,这种重量级选手之间的较量,暂时与朱慈烺还没有关系,但是朱慈烺却也遇到了自己的麻烦。

    德州起义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济南。大顺军负责山东攻略的总权将军郭升,绝不可能坐视不管,更何况,传闻德州起义的领头人还是明朝太子朱慈烺。

    所以,在济南还没坐稳的郭升,匆匆部署一番之后,便发动了对德州的围剿。

    不过,郭升手里的兵马其实也不多。

    原本,他奉李自成之命,趁着明朝山东总兵刘泽清举兵南逃的空白机遇期,带着两万兵马,非常轻松地一路占领多个城池,最终进驻济南,然后又继续派兵去占据山东的南部和东部其它地方。

    由于兵力捉襟见肘,不得不暂时继续使用明朝原有的各级地方官员处理地方事务,所以在每个地方上都留下了一些军队进行威慑镇守。

    本来就只有两万的兵力,分散掉一部分之后,济南的主力也就只剩一万多人了。

   

第25章 德州危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