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隋朝开茶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章 竞争对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夜的杨明远睡的特别香沉,不仅仅是因为运动过于疲累,也因为挣了钱很安心。

    他后来想了想,他并不是只有237贯动产,他可是还有不动产的啊。

    茶馆加小院250贯,买家奴花了84贯,茶具等30贯,这些都是不动产。

    哪怕未来家奴和茶具贬值,也起码值个100贯,这意味着他有350贯的不动产。

    350加237,合计587贯,这才是他目前的身家。

    这才一个月,他就从500贯增值道587贯,财富增加了17%,比各种投资理财收益率都高。

    这里面固然有三国的功劳,也离不开众人的贺礼,和严三郎的打赏。

    光这两项就占了60贯,能不感谢吗?

    第二天一早,照常的读书识字学算账。

    吃过早饭,萧老当着杨明远的面正式宣布,以后每月的月初可以休息一天。

    “接下来,是东家给大家的赏赐,你们的辛苦东家看得到,也绝不会辜负。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将文昌茶馆经营成府城最大的茶馆。好了,废话不多说,王思淼...”

    茶、糕点博士奖励200文,店博士奖励100文,加上萧老的500文,1500文就没了。

    “今天是寒衣节,茶馆今天不说书,等下王五把牌子扛外边去。留下两个店博士,其他人今天可以休息,去市集买东西也好,随便逛也好,都随你们。”

    萧老这一宣布,让众人欢呼雀跃,一个个地心都飘走了。

    杨明远倒是挺疑惑的,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

    但是在北宋之前,寒衣节一般在九月,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空里反而在十月。

    真是搞不懂。

    杨明远不再去想,因为李盼兰来了。

    “二郎,情况有些不妙啊。”李盼兰开口即惊天大消息。

    “怎么说?”杨明远问道。

    “你还记得明月楼吧?”

    “就之前圣寿寺附近那家酒楼,想邀请秦老坐镇说书,但是被秦老拒绝的那家?”

    “正是。”

    “他们又闹什么幺蛾子了?”

    “他们也在讲三国。”李盼兰神神秘秘地说道。

    “三国又不只是我们在讲,到处都有讲三国的啊。”

    “他们讲的三国可不大一样。”

    “哦,怎么个不一样?”

    “他们讲的是春宫三国。”李盼兰笑着说道。

    “春宫三国?不会吧?把三国当成春宫故事讲?”

    “二郎果然一说就透。”

    “这...这也算是个人才啊,光听这个名字就够吸引很多贵族的了。”

    “是的,他们不仅是讲,还会有歌伎作陪若,你应该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杨明远整个人都不好了,歌伎作陪,这不是明清时候的花茶坊吗?

    从李盼兰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杨明远才大致明白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据说明月楼的东家姓王,背后有点势力,在府城经营着酒楼、茶馆等多项营生。

    之前文昌茶馆三国火了以后,这明月楼的李掌柜立马窥见商机

第58章 竞争对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