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隋朝开茶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万事俱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一早,萧老便带着人出去买书具了。

    这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一个登高望远、插茱萸、赏菊花的日子。

    《易经》认为六为阴,九为阳,九月初九即为重九或者重阳日,所以重阳节还有“重九节”这么一说。

    另外,陶渊明钟爱菊花和酒,他的诗文中不乏赏菊饮酒的诗句。

    很多偏爱附庸风雅之人,也会在九月初九这一天赏菊花,久而久之,也把这一天叫做“赏菊节”。

    此菊非彼菊,大家千万要分清,不要混淆。

    唐朝时期,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一系列的民俗祭祀活动和其他活动开始形成定律。

    成都府城内很热闹,但远远不如城外热闹,这一天大家都往北边的新都和西边的青羊宫跑。

    杨明远并没有带大家去登高,对于企业初创的他来说,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格外值得珍惜。

    想要享受,都得等以后再说。

    杨明远这几天主要做的就是和王思淼学煎茶,这个煎茶之法果然没有那么复杂,学个两三天也就能煎一壶茶。

    但是想要煎的更好更让人喜欢,那就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需要百遍千遍的练习。

    反正他的茶馆针对的也只是一般茶客,大家对茶的要求也并不高,就当是拿他们练习了。

    而第二件事则是最重要的,杨明远要拟定关于茶馆的一些规矩,制定关于客户的一些细则。

    这个最伤脑筋,因为没有经历过,杨明远不清楚到时候会具体发生什么,他只能尽量去预测各种可能,并且制定应对的策略。

    还有就是关于茶馆开业促销的问题,他打算开业当天免费,前三天八折,前四到十天九折优惠。

    并且他还要推出vip会员制度,通过这个来绑定一些茶客,等等这些,都非常伤脑细胞。

    第三件事就是写评书。

    这倒是简单,直接抄一本后世的书过来即可。

    难就难在,得有一个好的说书人,他忽悠的老儒生还未来,他得找个新的。

    他让萧老去街边找了好几个说书人,最终选定了一个年约六旬的老说书人。

    这老汉姓秦,大家都叫他秦老汉,带着个小孙儿,刚从荆州那一块儿逃难过来。

    秦老汉也是凄惨,讲的故事虽也好听,奈何白嫖党太多,常常是饱一顿饥一顿。

    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常常是找个没人的破房屋,或在城墙脚下睡。

    按月付钱、按场收钱和打赏对半分这三种说书合作方式,秦老汉选择了第一种。

    杨明远每月付他一贯又500文给秦老汉,秦老汉每天上午和下午过来给他说两个时辰的书。

    秦老汉之所以这么选,是因为稳定,而且比他之前挣的多多了。

    他以前说书,好的时候一天有个六七十文,差的时候就十多二十文。

    而现在,他相当于每天能稳定收入五十文,这还不得谢天谢地啊。

    当天杨明远就请秦老汉给大家说了一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听得茶馆众人是如痴如醉,杨明远除外。

    这个故事当然跟后世的《西游记》不大一样,但他却是《西游记》的最初版本,还显得很单调很稚嫩。

    并且,它还不是非常连贯性的,虽然有《三打白骨精》的一些故事情节,但都是零零碎碎的。

    经过宋元话本的丰富,直到明朝吴承恩才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四大名著之一。

    我们今天所享受的所有成果,都是前人不断努力的结果。

    所以,别瞧不起古人,没有他们,又哪来我们今天生活的方方面面。

    “啪啪啪。”众人纷纷鼓掌叫好。

    “秦老说的是真妙啊。”杨明远开口

第43章 万事俱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