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隋朝开茶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参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杯酒下肚,杨明远内心惊讶无比,“这度数怎么这么低?跟啤酒差不多,一点都不像白酒。”

    其实一直在宋朝之前,大家喝的都是度数偏低的发酵酒,而不是高度数的蒸馏酒。

    发酵酒又称酿造酒,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黄帝时期。

    它是用大米、黍米、粟米等粮食作物,经过发酵酿造而成,分为浊酒和醇酒。

    因为古代的过滤技术不成熟,酿出来的酒含有不少粮食杂质及许多绿色的微生物,也可能漂浮着一层如同白蚁的物质,所以就被称为“蚁绿酒”,也就是浊酒。

    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说的就是它,未过滤的浊酒。

    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喝的也有可能浊酒。因为浊酒容易腐败变质,所以都喜欢喝前煮一下,杀杀菌。

    浊酒进一步过滤,将绿色的微生物和白色漂浮物尽可能过滤掉,使酒呈现淡黄色或无色。

    这时候的酒就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并且口味纯正,被称为“醇酒”,又称清酒。

    早期的浊酒一两度,清酒七八度。

    到了唐末宋初,浊酒也有个七八度,而清酒最高也能达到二十多度了。

    至于蒸馏酒,那起码得到元朝时候才有,也有人说南宋有,但暂时没有什么证据支撑。

    而此时的杨明远喝的就是浊酒,六七度的浊酒,所以喝起来跟啤酒一样。

    三人连着喝了三大杯,个个都豪兴大发,感觉都能上九天揽月、白日飞升。

    “张老,二郎,这参股之事,也带我一个如何?”借着酒兴,李翁问道。

    “李翁你也想当个儒商?”张怀文有点疑惑。

    “正有此意,之前我一直以为挣钱才是人生大事,挣越多我心里的满足感就越多。但是现在,我忽然发觉,钱挣再多又能怎样呢?我现在挣的钱,已经足够一家人生活的很好,那我还这么累死累活的干嘛?再多能多过那些贵族官绅?”

    “李翁正该如此,钱财乃是数目尔。让百姓安居乐业,传道受业继往圣之学才是正事。”

    “如果张老同意,我自是没什么意见的。更多人愿意一起做大事,自然是极好的。”杨明远说道。

    “我同意,多一个李翁,我们的力量更是多了一分。”

    “张老大善啊。”李炎夸道。

    “既如此,我们就先这般初步说定。至于接下来具体如何参股分工,需要张老你仔细考虑下以何种方式来合股。”

    “这个怎么说?”

    “商贾参股合伙之道,在于公平公正,提前考虑所有事宜,这样日后也不至于起争执伤和气。譬如我等四人各出25贯银钱合为100贯本钱,那么折去经营所出,每月盈利四人平分,这是自然之理,诸位也都知晓。”

    “那是自然。”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参股之法,不以银钱参股,而以声誉名望、手艺技巧来参股。譬如张老,他能教人武术,也能教人识字,这就是他的技艺,这也是可以折算为银钱来入股的。”

    “嗯,二郎说的有道理,雇请一个护院或教头来教习也是需要钱的,张老的技艺价值就如同这雇佣的价格一般。”

    “正是。另外,张老作为文昌武行的开行师父,在这一带几十年也是颇有名望。自身又带出几百号弟子,这些人脉声望,也都是可以酌情折为银钱参股。最后,文昌武行在

第26章 参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