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隋朝开茶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打铁论良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位老丈有礼了,敢问如此佳节之际,老丈为何不上街与全城人共赏秋月?”

    那老丈喝了两口水,拿蒲扇扇了扇,笑着说道:“这成都城也待过二十多年了,赏过的月和喝过的酒早就不可数了。如今年纪大了,我啊,只想多挣点养老钱,好去乡下买个宅院安度晚年。”

    “每年的风景总是在变换的,老丈一年到头操劳,也该适当休息才是,正所谓劳逸结合。”

    “你这后生仔,看着年纪不大,倒是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反倒教育起我来了。”那老丈哈哈大笑。

    “老丈严重了,小子绝没有这个意思。只是阿耶时时这样教导我,所以才一直记在心里。如有冒犯,老丈见谅则个。”

    “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觉得你怪有趣的。况且,你说的也很对啊,确实是该劳逸结合。”

    “在我们那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钱是永远挣不完、挣不够的,够用就好。”

    “对对,够用就好,等我挣够买房的钱,我就撒手不干了,好好养老去。”

    \"我看老丈你一个人打铁,没有招收一两个学徒吗?\"杨明远打算投石问个路。

    “自然是有的,他和你差不多年纪,正是好玩的年纪,我让他上街玩耍去了。”

    哦吼,此路不通,但杨明远还是想尝试下。

    “老丈,你看我人高马大的,不如在你这干点杂活如何?”

    那老丈看了他一眼,说道:“后生仔,看你衣着,不像是贱户,应该是良户吧?”

    “正是。良户,农籍。”

    隋唐时候,士农工商为良户,编在户籍上,需要缴税。

    而贱户是非编户,只能附籍于良户,主要包括给官府服役的官贱民,如工户、乐户、杂户,以及依附于门阀世族的私贱民,即部曲、奴婢。

    贱户属于私人的财产,可以像货物畜产一样交易,不可以和良户通婚。

    “工”分为良户自由民和贱户官私贱民,因为属性的多变性,“工”和“商”地位低下,不被允许考科举做官。

    虽然随着商业的发展,工商阶层力量逐渐壮大,但是在社会上依然被看轻。

    “那你为什么不好好种田或者去考科举,而要来从事铁匠这种下贱活计呢?”老丈很是不解。

    “我向来以为,人无高低贵贱之分,事无轻重贵贱之别。无论是农民也好,工匠商人也罢,都是国家的一部分。少了其中某个部分,这个国家就不完整,就会瘫痪。试想一下,若是没有百工的劳作,我们又何而来种田的农具?若没有商人的贩运,我们又从何而来衣食住行事关三百六十行的生活所需?”

    “说得好。”老丈激动地一扇子拍在石台上,说道:“后生仔说的好啊,那些当官的都不如你看的准,真不知道当的什么官。”

    \"老丈,他们并不是不懂,而是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啊。他们可是天底下最懂这个的了,越是因为懂,才越是要让民众愚昧,不然地位不保啊。\"

    “那皇帝老儿想必是懂这个的了,圣人不是都说'以民为本'吗?皇帝老儿为何又要把人分三六九等?”老丈也是懂得些圣贤之言的。

    “因为,皇帝的统治需要士族官宦的支持,如若不然,士族官宦完全有能力换个新皇帝。所以,皇帝也身不由己,他也只能妥协于这些强大的豪门望族。”

    老丈闻言,幽然自嘲道:“我活了四五十载,竟然还不如一个小儿活的通透。”

    “老丈严重了,我只是看书看的多,这些都是别人说的,我可没那么厉害。”

    “看书好啊。你为何不去考个科举?”

    “老丈,不怕你笑话,我怕我考不过。每年几千人去长安城考科举,能中的就二三十人。我念的经书没他们多,我是绝对考不过的,还不如谋点其他出路。”杨明远很有自知之明。

    “哎,有才之人都被埋没了,这天下又怎么能好得了呢?”老丈叹了口气,叮嘱道:“刚才说的那番话别到处往外说,要是被人告发了,那可就小命不保了。”

    “小子晓得的。”

    “行吧,既然你坚持,那你就留下吧。”

    “谢谢老丈。”

第17章 打铁论良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