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重建军队,发国难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

    这。

    是实数。

    且是最精锐的国朝之兵。

    哪怕与后金铁骑正面对抗而不落下风的铁血之士。

    拥有发动一场小型战争的军团。

    “目标,城外晋商、徽商驻地!”

    “卑职领命!”

    ……

    国朝商贾无数。

    组建的商帮自然不少。

    但能称之为大商帮的却只有三个。。

    潮、晋、徽。

    潮商。

    主要分布在潮汕沿海之地,生意,是通过航运,远航贩卖本国瓷器茶叶等物,然后换回金银珠宝香料等物,从中赚取数倍,乃至于数十倍的利润。

    本朝禁海。

    显然。

    这些生意都为国法所不容。

    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某些人,通过某些路子依然在做。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这些人组建了潮商。

    掌控的财富,是难以估量的。

    即便豪横如此。

    对国朝内生意也鲜能插足。

    这也就要说其他两大商帮。

    晋商,是西山之地的商人,靠着开矿贩煤起家。

    进而开展了盐业、票号等生意,然后靠着大撒币之术,在衣食住行行业上站稳脚跟。

    逐渐的,晋商有言: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富可敌国。

    坊间传言,晋商与后金来往密切,以张家口为基地往返关内外,从事贩贸活动,为后金输送物资,甚至传递文书情报。

    可惜。

    一直没有抓到确切的证据。

    徽商。

    生意较为风雅,国朝九成以上的,优质笔墨纸砚、丝绸典当,皆出自其商帮。

    靠着这些风雅,徽商深受达官贵人们喜欢,结下了深厚“友谊”。

    风雅之外。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俗物,徽商也没有落下。

    盐、米,两大行业上,与晋商明争暗斗几百年,不落下风。

    财富,不弱,而官方背景,更深。

    面对这两个庞然大物。

    潮商识趣地没有争锋,安心搞着走私的行当。

    而晋商,徽商,两个商业活动遍及全国的大商帮,在京师这么重要的地方,肯定是有驻点的。

    城南十里处。

    两个紧邻的,万亩大小的仓库,充分彰显了霸主的气势。

    货物能不能填满仓库先不说,光是气势,就足够唬人的。

    面对孙承宗和三千御林军。

    两家在京大掌柜表现的很是热情,只是眼神不像是看人,更像是看待宰的大肥羊。

    “拜见总督大人!”

    徽商在京大掌柜曹素功站在了最前面,介绍道:“这是晋商在京大掌柜黄云发!”

    “拜见总督大人!”

    黄大掌柜拱了拱手,没有对老对手露脸表示不满。

    这时候。

    经常和官员打交道的人。

    才能谈出更高的价格。

    晋商和徽商再敌对,但也不会在银子上面过不去。

    “嗯。”

    孙承宗眼睛微眯,眼底冷光在闪烁,鼻子哼出了个字。

    两个大掌柜都没有在意,比这脾气更不好的官员也见过,小场面。

    官员嘛,看不起商人正常。

    “总督大人,进屋去聊吧?”

    “不必,这里就好!”

    “总督大人果然快人快语,那就在这聊,您是为粮食而来,对吗?”

    曹大掌柜恭维了句,看出孙承宗没有客套的意思,索性单刀直入道。

    “嗯!”

    “蓟辽灾民之多,所需粮食之多,想要短时间内筹集出来,着实不容易。”

    曹大掌柜按照惯例,先卖惨,话锋一转道:“但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化不可能为可能,也是有可能的,就看总督大人您,出什么样的价格了。”

    “徽商想要什么样的价格?”

    孙承宗的手悄然按在天子剑上,不动声色问道。

    “总督大人刚入京城,就马不停蹄进宫面圣,而后就来了这里,爱民之心,真是令人动容。”

    曹大掌柜恭维的话顺势送上,眼角挤落泪水,脸垮了下来,叹息道:“这么急忙,想必总督大人不清楚京畿之地的粮价,随着蓟辽灾民的消息传入京城。

    百姓们担心无物可食,纷纷屯粮,粮价已涨了之前一倍还多,就这,很多人也买不到。”

    “不必和我说这个,本总督只想知道,此次赈灾,内阁拟购亿斤的粮食,晋商、徽商,以最快的速度,多久能筹出,又要什么价格?”

    “总督大人大英雄也。”

    曹大掌柜露出了笑容,精明道:“草民还是那句话,有钱,粮食就不是问题。

    若是总督大人,以百斤粮三钱银子的价格购买,晋、徽两大商帮,第一批粮食到达的时间,不超过半月。

    若是总督大人,以百斤粮七钱银子的价格购买,晋、徽两大商帮,第一批粮食到达时间,不超过十日。

    若是总督大人,以百斤粮一两银子的价格购买,晋、徽两大商帮,第一批粮食到达时间,会在三日之内。

    请问总督大人,如何选择?”

    百斤粮三钱银子。

    是粮食原价的两倍多。

    仅是如此价格倒还算合理,可灾民涌入京城就在眼前,根本等不了半月。

    百两斤六钱银子。

    是粮食原价的五倍。

    这已然属于狮子大张口。

    还没有诚意的说十日到粮。

    真正目的。

    是一两银子百斤粮。

    是粮食原价的八倍。

    发国难财,黑心如斯!

    “我选择,斩!”

第24章 重建军队,发国难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