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盛唐破碎,报国无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是李白能够身居宰相之位,匡扶社稷】
【这大唐,是否会因为他而有所改变呢?】
【可惜,没有如果】
【大唐的盛世在安史之乱中彻底破碎】
【玄宗西逃蜀中,百姓颠沛流离】
【无奈之下,李白只得南下避祸】
【但是在离乱之中,他依旧未曾忘记为国效力之志向】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携妻子南下避祸,至庐山隐居。
当时唐玄宗命令永王李璘兼任荆州大都督,而后兼任四道节度使。
玄宗的用意是为了让其稳固住后方。
永王自小生活在宫中,不通事务,只知享乐。
在他的统领之下,江淮之地官府对百姓横征暴敛,
所得金银堆积如山,百姓怨声载道。
之后,在一众谋臣的怂恿之下
永王打算顺流而下,占据江陵,准备割据一方。
而正好路过庐山,听闻李白在山上,便上山相请。
李白听闻永王相请,
原本沉寂的一颗报国之心重新又燃烧了起来。
此刻根本不知道永王有什么目的。
也不知道这是李唐皇室的内部政治斗争。
他下山成为了永王的幕僚,伴随着大军顺流而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从爱国热情出发,
写下了一组热烈赞扬永王功绩的诗歌。
翌日,永王见到遥遥在望的金陵,心中心情大好之下。
他对着李白说道:“李白,听说你为孤写了一些诗,不知可否一读?”
李白闻言,挑了其中的两首诵读道: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这是在用晋朝的永嘉南渡和五胡乱华作为比喻
同时自谓在国家大难当头时,
希望像晋朝名臣谢安一样从容镇静地破敌除患。
永王听了十分开心,也在想着自己如同东晋司马睿一般占据金陵而建立帝业。
于是便催促着李白继续吟诵
紧接着,他继续吟诵道: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最后的这首诗,蕴含着李白的志向。
希望永王能赋予他军事指挥权,
他自信自己能像张良、诸葛亮或谢安那样,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使得反叛胡人心悦诚服,听从调遣,
彻底肃清叛乱,平定安禄山,收复长安
向朝廷作出一个完美的交代。
要知道,作出这首诗的时候,
李白已经年近六十了。
正如当年魏武帝曹操,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匹夫老矣,依旧报国。
重新去收拾这破碎的江山。
可惜,现实依旧给了他当头一棒!
因为永王李璘擅自东巡,导致征剿兵败。
唐肃宗下令将永王及其党羽关押治罪。
李白被清算成永王党羽,关押在浔阳。
 
第82章 盛唐破碎,报国无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