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自古明君,唯独李隆基,愿他早早死在盛世之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他联结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准备先下手为强,铲除韦皇后等人。
此时,有人劝他将政变之事告知自己的父亲相王李旦。
李隆基却胸有成竹的说道:“我是为了拯救社稷,为君主、父亲救急,成功了福祉归于宗庙与社稷,失败了我因忠孝而死,不连累相王。”
而后李隆基在夜间发动政变,他亲自攻入宫门之中。
那一日,李隆基站在高台之上,对着上万的羽林军高喊:“我乃相王之子李隆基!”
“韦后意欲谋反,毒杀陛下,我等进宫,是为剿灭叛逆,诸位将士,放下刀兵者,无罪而有功!顽强抵抗者,杀无赦!”
李隆基一阵恩威并施的演讲,加之最后那句杀气腾腾的话语彻底瓦解了这些人的心理防线。
“我等降了!我等降了!”羽林军齐齐放下了兵器。
一旁的将领大喜道:“殿下真乃神人也,三言两语劝降数万玉林,如此大事可成矣!”
李隆基此时则是已经一脸的淡然说道:“事还未完呢!入宫,诛杀韦氏一党!”
是夜,数千精兵杀入宫内,尽数诛杀韦氏一党,连想要当女皇帝的韦皇后都被斩首,死于非命。
此事过后,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登基称帝,是为唐睿宗!
李隆基的果敢善战之名传达于天下,之后被封为平王,后在群臣进谏之下,以三子身份被立为储君。
……
时间来到李隆基登基之初,即开元元年。
因为之前的兵变大大地伤了朝廷元气,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
加之当时三省六部的主官皆是庸碌之辈,无法有效的改善朝政。
在这时,李隆基大胆启用还是地方刺史的姚崇为宰相
朝臣自然反对,对着李隆基说道:“陛下!姚崇仅为地方刺史,怎可直接任命为宰相!”
李隆基大手一拍龙椅站了起来对着众臣说道:“如今朝政混乱,正需要姚崇这等能臣治理国家,朕意已决!”
其中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道:“若是陛下识人不明而误国,又当如何?”
李隆基依旧胸有成竹的说道:“若是真的有那一天,朕自当承担罪责下罪己诏,不过,绝对不会有那一天的!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众臣被李隆基这句话噎住了,也就不好反对,只得默认下来。
当时时值山东地区发生蝗灾,一众臣子都是冷笑着看李隆基如何处理,其中不乏想看李隆基和姚崇笑话的人。
在古代,蝗虫被看做某种神明的使者,轻易不敢捕杀,导致了蝗灾反复,损失惨重。
姚崇在朝堂之上进言:“古时曾有蝗灾,只因不肯捕杀,以致发生饥荒,百姓相食。”
“如今飞蝗遍地,反复繁殖,河南河北家无宿粮,若无收获则百姓流离,关乎国家安危。灭蝗即使不能尽灭,也比留下来形成灾患为好。”
李隆基深以为然,更是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直接让姚崇去治理蝗灾。
但凡有臣子反对,李隆基尽皆驳斥或者留中不发,给与了姚崇最大的支持。
在姚崇的坚持下,蝗灾的危害被减小到最低限度,也没造成大面积的饥荒,百姓的损失也降低到了最小。
当时世人尽皆赞曰:自古君王驭臣之不疑,无过此矣。
那老臣从回忆中醒转,已经成了个泪人。
他伸出手朝着李隆基离开的方向大喊道:“陛下啊!曾经的你去哪里了?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第16章 自古明君,唯独李隆基,愿他早早死在盛世之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