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独流保卫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宫岐指挥部队紧紧逼追到独流外围时,受到六七八团官兵的顽强抵抗,迫使日军停止了追击和进攻,在独流外围筑起工事蓄势待发。
独流,是处历史悠久的镇落,相传始建于宋、辽对峙时期,受辽国统治后称独流口,称独流口的原因很简单。当时此地地势低凹,文安县、大城县、霸州等之水都汇流至此流入大海。当时诗人毛家彦写静海县有八景‘潮声日暮听津北,花气波摇满淀西。所指的就是独流。明朝时期,独流口军队增多,商人云聚成为重镇,明政府在此疏浚河道、大兴屯田,形成子牙河、大清河、南运河之下稍,把独流一时称汇川。因三河之水溶入一流,人们才改称为独流(另传,宋未时期,一次大水冲毁汇川,只留下杜家、刘家。称之杜刘庄,经多年儿化音后,改杜为独,改刘为流,称之独流至今)。
因三水归一之原故,独流称为龙之下稍。所以,这里的人都想从水中获益,养家糊口,便利用河流搞起水上运输。独流经济繁荣的发展,更被朝廷所观注,他们为从中获得更大利益,动员有钱人在河岸边修建码头……
由其是独流运河上的水码头,是周边儿村维一的最大码头。它承揽着运河上南来北往的各种物资,由其对南运河以东村庄更是起着关键作用。
地处运河以东的村庄百姓都是生活在盐碱地的大洼中,种出的庄稼十苗被碱死七苗,每年庄稼的收成都难以维持生计,可故土难离的百姓在苦度中,却发现了几种野生植物能被利用。如满洼长的芦苇、蒲草,黄须菜、羊角菜、苦菜等,都能被人食用与卖些钱,还有遍野的荆条枝儿能帮人冬天取暖,度过慢长的冬季。
历年来的秋尽时,在地中孕育一冬的那些不怕盐碱的植物,待等春天一到便从地下钻出,生机励勃地长满遍地,它们给东乡人带来心里上的安慰,助成‘一方土养一方人的生活。
盐碱地的形成是因海水退缩所致,在多少年的演化过程中,遍布盐碱地中繁生出了芦苇,在每年春寒料峭后的春风唤醒下,都会从盘根错节的地下钻出无数根儿绿生生的芦苇苗儿,它们借助春风之力揠身而长。
昂然的它们会在几天內掩饰住冬季给大地带来的那种裸露与荒芜,使白色盐碱地上呈现出绿油油的春色。每当有人挖开地时,就会看到粗细不等的白色芦根儿,藏卧在含有盐碱的泥土中。当人把空心的芦根儿放到嘴里轻轻一嚼时,一股特有的清甛会充满口中。芦根儿长得很长,洁白的外表于南方耸立的高竹一样是一节一节的,但于高竹不同的是芦根內外壁间也是空的,是一层一层连接起的骨架支撑着内外壁。
在这盐碱地中还生长着另一种野生植物,叫蒲草。蒲草也和芦苇一样生长在含有盐碱的地上,它比芦苇要发芽儿早些。它从带有寒意的早春苏醒,待等暖阳拂煦它的那刻起,便从泥水中先钻出一片嫩鹅黄的芽儿,芽儿裂分两瓣继续不断生长,直到两芽儿长高变绿后,从两片叶儿中钻一根花穗儿,人们称之它为——蒲棒。蒲棒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花实,可食用,下层为蒲绒,蒲绒干爆后可随风飘扬到很远的地方,也可让手艺人做成蒲绒贩买……
随着秋季的临近,芦花遇风荡逸,蒲绒暴裂开如满天雪飞般轻翔远方,给人带有一种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感受。正是此时才是人们开始忙碌的时候,农家男人用大镰下地收获苇蒲,顺便捕捞些鱼虾带回家中,吃不完时农妇也舍不得扔掉,然后用锅炮干,利用秋冬前的暖阳晒干(当地人称之为饽饽鱼)备冬天用。打下的苇子稍晒几天后,粗细高矮分开后,用苇要子捆成捆儿,担挑到独流运河码头找收购商家换取些粮食或些铜钱。他们要用换来的这些粮食掺入大量野菜,才能熬度过冬三月和初春。此时掺入粮中能帮人越冬的野菜,主要是一种叫黄须菜的野菜。当然,这些黄须菜也不是冬季里长出来的,也要从春季开始生长。为过冬天,百姓要等入秋仔儿成熟后,打苇前大量储存黄须菜。这时的黄须菜已经是仔足叶落,杆成红色或深绿色。为便于黄须菜的保存,要连根儿拔掉或去掉根子,捆好晒干待冬天充饥。不过,吃这种干黄须菜很麻烦。首先,要先破梱儿去根,要用木榔头或木棍敲碎硬梗儿,用碾子轧碎的最好,然后要用筛子筛出没碎的硬梗儿不要,把剩余的仔、壳和碎了硬梗儿装入用苇编织的篓子里先用水冲洗其中泥土。因黄须菜中含有大量盐碱,需用清水浸泡几天后,黄须菜中的盐碱才会被泡出来,晒干后用碾子或礳碾轧成粉,然后掺入少许粮食蒸窝头或蒸一种叫罗锅饽饽的食用,很难吃。冬天一到家家如此,所以,造成村边儿坑塘里的水都变成酱紫色。
百姓在苦熬慢等的冬季里,最盼望的是春天早日来临,春暖花开好到地中采挖些新鲜的马苋菜、人精菜、茴家菜等野菜改善胃口,人们最理想的是吃顿榆树钱掺玉米面的粑拉子(把榆树钱儿拌玉米面用锅蒸熟)。
另外,就是百姓要把存一冬的干芦苇、蒲草挑到独流码头,找苇商希望能多换取急需的粮食。可收购商知道他们开春缺粮,以种种理由趁机压低芦蒲换粮价格,谋取自已更高的利益。上百斤的芦苇只能换取一升小米或一升半杂粮,一担蒲草只能换半升小米或一升杂粮。因为,附近只有独流王积善家收购苇、蒲。所以,价格任由收购王家自定,盼粮食眼都发篮的饥饿人,费心劳力弄来也不想再挑回去,在争取多要些粮食外,只有认头由王家宰割。贫穷的东乡人自编道:“老东乡人生得苦,打收粮食按粒数。咸水如盐喝到肚,裤裆狗鸡苦尿流。”……
东乡人不但缺粮,喝水也+分困难。有条件的地主人家有时用牛车到运河拉车水回家,储存起来舍不得多用,来亲来友时显出自家有甜水,便烧些运河水招待。因运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需沉甸一段时间后,等水慢慢变清后才能喝,沉积到缸底的泥沙也舍不得丢掉,要把平日喝的苦水掺入泥沙里搅拌澄清后自家留着喝。有些家庭条件稍好的便在年关临近时,雇辆车拉趟运河水回去,等大年初一拜年时拿出来充门面儿。大部分穷人家是享受不到喝运河甜水的,有时穷人家的孩子病了没钱买药,便到些富点的人家千恩万谢讨碗甜水给孩子喝。曾有一家新媳妇随人到独流时喝了运河水,到家后丈夫与她亲嘴时,感到嘴唇是甜的,丈夫说她背着自己偷买糖吃了,说她不会过日子,闹着休妻。
另外,当时年轻人说对象的标准是‘东看水粮,西看高房,运河岸边专看衣裳。意思是东乡人家只要有粮食和水,小伙子就能说成媳妇,房无法挑剔,全是就土和泥垒起的。因为,东乡都是盐碱地,据说是在盐碱地盖房,是碱砖不碱地。传说,有个村为了说媳妇打起了仗,二人为想把媳妇抢到自己手,都想找硬东西制服对方,结果二人找遍全村连半块砖头都没找到。在东乡只有特殊地主才有砖房。西乡小伙子搞对象,姑娘不看小伙子长得怎么样,要看他家的房高不高,只要房高,不被连年大水浸泡,姑娘就愿意嫁给他。运河两岸的小伙子说媳妇,姑娘只要看他穿戴的可以,说明他家生活条件好、家中有存钱,也愿意成为他妻,在婆家平安度后半生……
独流不但是码头兴旺,而靠运河边的整条街都很热闹,叫买叫卖的是人声鼎沸,处处充满着人气。临街店铺鳞次栉比,多年的商务往来,云集了南北各种吃食,造成镇內处处留有不同异香。飘香延运河上下行云流水,引至外地商客纷纷住足下榻,不免更让些文人、武士迷醉于此地,给地活人旺的独流增添出悠然色彩……
闹日本了,引起客家恐慌,他们纷纷弃生意不做,携家带口地带上家中贵重物品随船儿南逃或蹬船儿西去避难,繁华的独流镇中的八去二留。
但在独流镇內却偷偷留有一支十几个人的民间武装,他们年轻勇敢不畏敌寇。凭自己手中的一把苗刀勇敢地和侵略者拼杀,于二十九军壮士共同在独流抗击日寇中。创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当团长朱春芳见三营在四庆庄阻挡鬼子失利,被鬼子追赶于独流镇外时。亲自上阵猛打追击的鬼子,吓得鬼子一时后退不敢向前进攻了。朱团长见把鬼子拦截在了独流外,明白日军不肯罢手,命令全团战士加固独流外围工事,准备随时与来犯的鬼子做殊死拼杀。他心中很明白,单凭自己的一个团想战胜武装到牙齿的一个日军大队是不可能的,想创造出可能,只能是殊死搏斗。他知道战士们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可低劣武器装备是难抵小日本的那些厉枪快炮。他自己暗下决心,要和战士能坚持多久就战斗到多久,没接到命令不后退一步。他摸了一下腰间的手枪,眼望着阵地上忙着的战士们,个个脸上都带出刚毅无惧的样儿,心中生出无限感慨。
他在满脸忧郁中思想着仗该怎么打的时候,见有十几个年轻小伙子精神十足地手握长刀出现在阵地上,这不由令他心中一震。脑中自问道:这些手拿大刀,身穿百姓衣服的小伙子们来阵地干什么?莫非也是来杀鬼子的?此时他见这帮人放下手中大刀,马上与自已的战士们混在一起修起工事。他存有着好奇之心想问个明白,手摸着腰间的枪走向这十几个人。
当他来到一个扛木桩的小伙子身边儿问道:“小伙子,你们是什么人,怎么还来修工事呀?”年轻人冲他坦然说道:“我们是民间抗日义勇队,准备和你们二+九军一起保卫独流打日本。”朱春芳听后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说:“你们是自愿组织的义勇队呀?”小伙子点头,说:“对,我们的队长就在哪儿啦,那个搬砖的就是。”他说着一指二十几米远那个光膀子搬砖的人。朱团长因是西北人,对独流人说的这些发音不准的大舌头话听不太懂。但知道这些年轻人敢在此时站出来打日本鬼子,说明是有血性的中华男儿,是支胆气奇有的抗日新生力量,等这个小伙子扛木桩走后。心想:自开战以来,还没发现有地方百姓武装和军队协同敢和小日本打的,这真是奇迹,说明中国人已经觉醒起来啦。便心生佩服地自语道:“独流人,了不起。”他想着同卫兵一同朝队长走去,想了解更多。
义勇队的队长姓董,叫董万功,今年二十出头。从五岁跟随父亲习武,到现在已是很有了名气,在武术世家里也算是出师有名了。他的祖上在清朝时期打败过外国人,父亲曾在沧州打败过高手,他自己也是深得父亲的衣钵。对独流的串把刀、串把剑、扬林棒、双短棍、春秋刀、大杆子枪等样样精通,特别是自家独创的通背刀拳无人可敌。肩、肘、背、胸、转、缩、冲、挤、靠无所不通。斩、拦、横、卡、劈、撩、抖、崩、拽、撑、下炮、上捧、下缩、掖捶、掖挑、掖横、掖担、劈横、鞠躬把打、暗下取火、击步勾子、退步勾子、跳勾子、乌龙盘坐,这二十四式精通至心,对苗刀便用的更是刀力合一,内外混圆,劲由背过而摧肩,三分外力化为七分内力……
朱团长走到董万功面前客气地询问几句后,严肃地又向他说:“董队长,一会儿这里就是流血的战场,你们不怕牺性吗?”董万功庄重地对他说:“朱团长,我们既然敢来参加打日本,就不怕死。知道我们独流是个什么地方吗?是英雄倍出的地方。独流是传承着义和团精神的人,保卫家乡全民有责。你们二十九军壮士舍命杀敌不惧怕,热血成河不屈服,是中国人抗日的榜样。我们佩服二十九军的抗日英雄赵登禹,佩服敢和鬼子战斗的西北军将士们,你们不象东北军那样,被小日本吓破了胆,舍国土而不抗日,把大片河山拱手送给小日本,纯粹是尿蛋一个,我们佩服抗日英雄扬靖宇,他才是东北雄虎,人之楷模,到现在还在和小日本浴血奋战,让我们忠心敬佩。”朱团长听董万功说后深受鼓励,便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你们是好样的,不愧是独流好汉。”这时李虎又领着几十人来到朱春芳面前报告说:“报告朱团长,地方抗日游击队要求一同参战打鬼子。”朱团长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些来人,见他们武器很有些落后,衣服也是五颜六色的。除有十几个人身背长枪外,其于有背刀的,还有手拿扎枪的,只有队长身挎一支驳壳枪,但人人都有精气神儿。朱团长眼神儿中透有着丝丝轻视的目光,便问队长说:“你们抗日游击队是什么组织?”队长望了一眼朱团长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于你朱团长第一次配合抗战,可能你对我们游击队了解不多,但于你们的赵连长、李排长相互在万家楼并肩战斗过,石家后院抢夺过鬼子的仓库,我们相互配合的很默契。”朱团长听后点头。知道这伙游击队曾于赵洪生、李虎并肩战斗过,他们之间存有着契友之情,便问队长说:“你怎么称呼?”队长一笑对他说:“我姓刘,叫刘照义。”朱团长点头还想问什么时,正巧儿赵洪生领着几个战士也过来了。他一眼看到刘照义笑了,问他道:“刘队长,怎么是你们哪?”刘照义忙伸手握住赵洪生的手,笑着问道:“赵连长,你好呀,我们又见面啦,感谢你对我们的帮助吧。”赵洪生笑着摇手说:“那里话呀,都是中国人,相互帮忙抢点鬼子的东西用是应该的,今日怎么着?又要和我们一同打狗日的鬼子吗?”刘照义点头,赵洪生又说:“我们在四庆庄的荆条林中跟小日本干了两天,李虎一人就炸毀鬼子的四辆坦克,让鬼子死伤惨重,真是痛快。让那个叫宫岐,还是叫公猪的吃了大亏。”刘照义等人听后开心畅笑。
刘照义问他说:“我们的游击战法用了吗?”赵洪生笑着说:“用啦,我们在蛤蟆蹲干掉不少鬼子、伪军的,气得宫岐这个鬼子对我们是追杀不舍,恨不得用炮把我们都炸飞喽。”刘照义说:“这些我们都听说啦。所以,我们来独流共同杀鬼子,让鬼子知道中国人都不是好欺负的。小鬼子还吹大梨(说狂话)地说三个月要灭亡中国,我看他们三十年也灭不了中国,反尔让中国人确能灭了他们哪。”赵洪生对刘照义说:“你说得对,人心齐力无比吗。”刘照义笑着点头。
朱团长见赵洪生和刘照义等说得热闹,自己以查看阵地为由带卫兵去了前边儿。董万功第一次见到听说过的刘照义,有些惺惺相惜地上前握住他的手问道:“你就是人们传说的刘照义,刘及时雨呀?”刘照义不认识董万功,但名子却如雷贯耳,他问董万功说:“你是……”
董万功爽朗一笑自我介绍说:“我叫董万功,是独流镇人,我……”
刘照义没容董万功在往下介绍便拦住了他,说道:“知道啦,知道啦,原来你就是武术名家董万功哪?真是年轻有为,辛会啦。”李虎对几个人介绍董万功说:“现在他是独流抗日义勇队的队长。”几个人相互认识后,都感到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刘照义对赵洪生、董万功鼓励说:“二位弟兄,我们要同心协力,在独流打出咱中囯人的威风来,让小日本也看看军队与老百姓一同保卫家园的英勇气概吧。”这些人听刘照义说完都同仇敌忾,为民族而战的勇气更加高涨……
赵洪生把刘照义拉到一边儿问道:“杨柳青石家分手,你们都去了那里?还让我为你们担心一阵子啦。”刘照义笑着对他有些含糊地说:“赵连长,这里人多嘴杂,寻个机会咱哥俩细谈吧,我们上级很感谢你和弟兄们大处着墨的支援,有情后报啦。”赵洪生明白他有些话现在不便说,一笑说:“都是为了抗日吗,不要说这些啦。”二人转头回来时,赵洪生见董万功身背一把幽光射寒的大刀,便问他说:“董队长,你这是把什么刀?看上去是锋刃无比呀?”董万功扭头看了看自已身后的刀一笑,说:“我身背的是把苗刀。”赵洪生又问他说:“比我们二十九军的大刀好用吗?”董万功笑着对他说:“你们二十九军用的大刀,也是由苗刀改变而来的。说起苗刀吗,还要从明朝大将戚继光说起,当时戚继光率兵镇守物阜民丰的山东沿海时。倭寇依仗锋利的长刀,经常过海对我沿海一带进行骚扰抢夺,戚继光为对付倭寇的长刀,专门研究出了这种刃簿、轻巧的戚家刀,当倭寇再来抢掠时,戚继光一声号令,戚家军拿起这种刀和倭寇的长刀对战,结果砍得倭寇是头滚满地,从此闻风丧胆的倭寇不敢再犯我沿海了。此刀又加改进后称之为苗刀,是冷兵器中的姣姣者啦。”李虎笑着对董万功说:“我说现在鬼子一听二+九军的大刀,就吓得胆破汁流的,原来是有说道呀?”赵洪生笑着说:“对喽,鬼子为防大刀砍他们的脖子,用铁片把脖子都包裹上啦。”董万功对李虎解释说:“倭寇刀向来是怕戚家刀的,二+九军的大刀正是由戚家刀演化而来,戚家刀的刀法,二十九军的大刀法,还有我们苗刀的刀法同出一祖,招式上虽有些变化,但大体招式是相同的。”李虎听罢抽出背后的大刀,在董万功面前舞耍起来,嘴里喊着“迎面大劈破刺刀,调手撗挥抹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撗扫千均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斜下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形做刺刀。”李虎舞完刀向董万功说:“董队长,我们二十九军的刀法怎么样,指教一下吧?”董万功一笑对李虎说:“刀法不错,但我从你舞刀的姿势中看出来,刀法还是根据戚继光的‘幸酉刀法而来。不过,你们二十九军独创出了些无极刀法,也是经名人点拨过的。”赵洪生、满阿米等人都很佩服董万功的说法。因为,赵洪生、满阿米初学大刀时,确实请的是位刀术名人。赵洪生问他说:“你的苗刀有什么讲究?”董万功看了一眼李虎手中的大刀对大家说:“你们的大刀,要比我的苗刀短,你们的大刀全长为九百毫米,重为两千一百克,刃五百九拾五毫米,刀柄长为二百一拾五毫米。”赵洪生等听后很惊讶,大刀真如董万功所说。董万功一指自己的苗刀说:“我的苗刀全长五尺,刀身三尺八寸,柄长一尺二寸,刃宽一寸二分,带有护手。苗刀在历史上有式无法,直到明朝天启元年的江苏人程宗猷,编写出的‘双手刀十八式才算苗刀有法。叫砍、撩、挑、截、推,刺、剁、点、崩、挂、格、削。步形为虚弓、马插、并步、前点、后点、独步。基本于二十九军大刀用法相同。”
董万功见当前没什么情况又介绍苗刀说:“提起苗刀历史复杂,说法不尽相同,有人认为苗刀是苗人所创,实际,不是这么回事。苗刀只不过是民国前期出现的叫法。各地方对苗刀使用各不相同,我们独流苗刀的用法于别处更有不同,独创出了托步、鸡步、活步、过步等。独流不只是苗刀有独创,其它武术也是精精在上,如霍元甲的迷踪拳,阎道生的形意拳,李登善的通背拳,扬学士的斩拳,冯连科的点穴功,吕汉举的二十四拳,王文清的大杆子枪,都是经名人指教,深得精髓。总之,我们独流有着抗击外来侵略的传统。如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独流以张德成、曹福田为首,组织起了义和团抵抗外敌。现在小日本来独流,我们不能眼看着不管,学先人的勇敢,敢和侵略者拼杀到底。”……
李虎举起手中的大刀向大家说:“董队长说得对,知道鬼子跟咱的大刀,叫什么刀吗?称咱的大刀为青龙刀。青龙为水中之圣,化成大刀砍杀他们是正当应分。因为,他们是水中生的王八,看到中国是块肥肉了,就想伸出脖子吃肥肉,我们能对这种馋王八们客气吗?不能。我们就要挥起大刀砍断它们的脖子,让这群王八头吃不到肥肉,大伙说,我说得对吗?”李虎说的诙谐,大家都哈哈大笑……
宫岐在四庆庄荆条林遭到三营和赵洪生连的顽强抵抗后,逼使他不得不改变了进攻策略,他用炮火逼出荆条林的二十九军后,在追杀过程中,他把这两个中队又分开了。他和野川中队长追击吕龙水他们,派第三中队的首下中队长带兵绕到独流北的第六埠村,让首下指挥部队从北向南进攻独流。
骄横的自己带着野川中队延南运河和津浦铁路向独流追杀赵洪生他们时,便追到独流南的王庄子村,他指挥部队顺南运河北攻独流时,被朱团长打退。宫岐见天色已晚,命令部队驻扎王庄子村,他怕老百姓向独流的二十九军报告,命令十几个鬼子兵和一个排的伪军把村中没跑的百姓强行驱赶到村南边的一片苇塘中,不从者就地枪杀,准备天亮再进攻独流。
鬼子住在王庄子村,还是有人向独流的朱团长报告了。朱团长忙在玄地庙召开连以上军官会议,商讨怎么办。经大家认真研究敌情,认为进攻也是一种防御。赵洪生向大家提出说:“趁鬼子立足未稳,我们去偷袭王庄子的敌人。”经大家讨论,认为赵洪生提出的办法很好。
刘照义、董万功例席会议,也同意赵洪生的想法,大家有种不谋而合的感觉。赵洪生向朱团长请示,自己带人连夜偷袭王庄子村的鬼子,朱团长同意,命令其他部队随时待命。刘照义、董万功都要求带人参加战斗……
赵洪生把自己的连队和董万功、刘照义的人分为三队,自己和满阿米为一队,马德良、董万功为二队,李虎、刘照义为三队,共有七十多人。他们带足武器,在赵洪生带领下先走南运河堤,而后趁夜色入青纱帐向鬼子驻扎的王庄子摸去。因为,董万功是本地人,对王庄子一带的地形很熟,他带人走在最先。半小时左右后,他们到了王庄子村北边儿,赵洪生不知鬼子官住在村中何处,让所有人都停在一条小路上。他想:偷袭就要偷袭鬼子的首脑,擒贼要先擒王,宰猪要用刀捅在猪心上。他问董万功说:“董队长,这王庄子村有多大呀?”董万功说:“村子不大,西靠南运河边儿,东北都是庄稼地,村南有片苇塘,咱现在是在村的东北侧。”赵洪生听后琢磨了一下对大家说:“咱们向村南苇塘摸,鬼子对东北一定防守严密,村南也许还松懈些。”赵洪生一挥手,所有人无声跟随董万功顺小路向南走。
他们离苇塘边儿还有段矩离时,就听到苇塘边儿有人说话,董万功忙让人停住脚趴下,赵洪生提驳壳枪紧走几步来到他身边儿,侧耳细听不象是本地人说话,而是象东北人说话的口音。董万功小声问他说:“赵连长……”赵洪生摇手对他耳语说:“说话的是东北人,一定是伪军,不知他们在苇塘边儿干什么,你武功高,悄悄带几个弟兄把他们捉来,问问是怎么个情况。”董万功点头。他朝自己的人一招手,十几个人轻于鸿毛地飘动到他眼前,董万功怕人多响动大,用手点了六个人,然后几人有形无声地三窜两跳便消失在了赵洪生眼前。
几分钟后,董万功等人背回三个死猪一般的人到赵洪生眼前摔在地上,三人如肉摔在地上一动不动。董万功朝三人的屁股上各踢了一脚,三人瞬间象魂回到身上一般,慌恐地跪在地上不敢大声地说:“各位大爷、好汉饶命,我们没杀百姓,杀百姓的那都是小王八犊子们干的(日本人),请众位好汉饶命吧。”赵洪生指着其中一人严厉地问道:“你们夜里在这苇塘边儿干什么?”他惊恐地说:“太君占了村子,怕有人向独流的二十九军报告,便把百姓赶到这苇塘里让我们看着,有跑的就用刺刀捅死,不留活口。”赵洪生问他说:“村里有多少鬼子和伪军?”另一个怕他都把情况说完了立功,没自己立功的机会,还没等此人张嘴,忙讨好地对赵洪生说:“报告好汉爷们,村中有鬼子的一个中队,有个日本中佐和少佐也住在村里,还有我们的两个连。另外,这些王八犊子还从杨柳青截下很多大学生哪,女的一路全让他们祸祸啦,男大学生还杀了不少哪。”赵洪生问他说:“鬼子抓学生干什么?”这伪军回答说:“听鬼子官说,这些学生要去赤匪地区,所以,要统统被杀死。”满阿米接着问他说:“学生们都关押在什么地方?”伪军说:“都被小鬼子枪杀啦。”赵洪生一惊问他道:“在什么地方枪杀的?”伪军说:“这苇塘里有,其他地方也有,他们想在啥地方杀,就在啥地方杀,在良王庄河边儿,他们还杀了五个男的啦。”赵洪生等对伪军说的话也不十分相信。再说,他们今夜也不是为救学生来的,如果救学生也是搂草打兔子顺手的事。所以,他们对学生的死活不太认真,主要还是杀鬼子为主。赵洪生问伪军说:“其他村还有鬼子吗?”伪军回答说:“有,东边的尚家庄有鬼子的一个小队,我们的一个连,都是准备天亮去攻击独流的,”因时间关系,赵洪生问伪军说:“你们看苇塘的有多少人?”伪军说:“我们有十二个人看苇塘南边儿,还有十几个日本兵看苇塘北边儿。”满阿米问赵洪生说:“连长,怎么办?”赵洪生说:“先杀掉鬼子,救出苇塘里的百姓。”这时那个伪军忙对赵洪生说:“长官,这边儿的人我可以帮你们全喊到这儿来。”赵洪生在黑暗里看不清伪军脸上有什么变化,十分警觉地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帮助我们?”伪军叹了口气对赵洪生说:“咱都是中国人,我们也不愿意眼看着小日本杀害中国人吗,投靠小日本子也是我们当兵人没办法的事,我们哪疙瘩全被人家占了,年轻人当个兵啥的,也算是条活路儿。”另一个伪军又马上接着说:“小日本可拿我们不当人看了,说杀我们找个啥子不好举枪就毙啦。我们给小日本当差整天是提心吊胆的,不知那天就没了脑袋。长官,我们马上把人喊齐,求各位长官放我们一条生路吧,已后保证不跟小日本干啦。”李虎握刀凑近三人狠狠说道:“你们三个汉奸是不是想和我们耍滑头,趁此机会给鬼子报信儿?”一人忙对李虎说:“长官,我三个儿绝不欺骗众位,俺是东北人,办啥事都实诚。”赵洪生对三人说:“现在是打仗,你说得再实诚也不行。你三人只能去一个,五分钟不回来,这留下的二人脑袋也就掉啦,想好喽,你们三个谁去叫人?”三个人间相互对看一眼,一个对另一个说:“班长,你去叫吧,我二人的小命就在你手啦。”赵洪生一听三人中有个班长,便对这个班长说:“你必须留下,你指派一人去叫其他人。”班长点头对其中一人说:“你去把弟兄们悄悄喊过来,就说我有事。”这时董万功对这个去喊人的伪军说:“我派两个人跟着你,你敢耍心眼儿就地弄死你。”这伪军一看董万功脖子一缩说:“不敢不敢,您的伸手我是领教啦,吓死我也不敢跟您动心眼儿。”董万功亲自带四人想跟伪军去。班长对他说:“侠士,你不用辛苦,你们跟着反而不妥,放心吧,我俩的脑袋都在这儿了。”他对伪军说:“你妈了个巴子的快去快回,我哥俩的脑袋还想吃饭啦。”伪军答应着小跑走了,董万功不放心地带人跟在伪军走了。
很快八九个伪军在董万功等人临视下,跟着喊人的伪军跑到赵洪生眼前,惊讶中被李虎等人缴了他们的枪。赵洪生对伪班长说:“既然你们不愿跟日本人干啦,我也放你们一条生路,暂时先把你们捆压在这里,等我们打完鬼子再回来放你们。”班长忙跪下向赵洪生求情说:“长官爷,你就手下留情饶命吧。我们被捆在这里蚊虫叮咬不说,一但你们撤了,鬼子发现我们后也是死路一条,长官大人有大量,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我给各位长官磕头啦。”他说着真在地上磕起头。另一个伪军也求讨地说:“各位长官呀,我们当兵也是没法子,只想为混口饭吃,伤天害理的事没做过,看在我们家有老少的份上,放我们回家吧。”
赵洪生本没有想杀他们,又见他们说得可怜巴巴的,心里是想放他们,可转念一想马上放他们走也不可能,万一他们走后真去鬼子那里报告,今夜的行动就是前功尽弃。他对满阿米说:“留下几个战士看守他们,等战斗结束再放他们。”满阿米表情不痛快地点头。董万功对赵洪生说:“这十几个人不用留人看守,我有法子叫他们听话。”他说完如巨风吹转一般,眨眼在十几个人身边儿转回来,十几个人什么话都没说倒地便睡。赵洪生惊异地问他说:“你这是……”董万功自笑一声说:“我点了他们的穴道,半小时后穴道自然解开,醒了留去是他们的事啦。”赵洪生听后点头。
为节省时间,赵洪生派满阿米等人和刘照义的人到村外准备伏击尚家村前来增援的鬼子,怕一会儿打起来尚家村的鬼子突然袭击过来。满阿米、刘照义带人走了。他派李虎、董万功带人杀看守苇塘的十几个鬼子,救出百姓。董万功对赵洪生说:“赵连长,杀狗不用你们跟人,我们自己就把这十几个小子办啦。”赵洪生知道这十几个人的武功,还是嘱咐了董万功几句,董万功带人走了。赵洪生派李虎、马德良为笫二队,从东向村里摸去。自己带部分人留在原地。
李虎、马徳良领人接近村边儿时,见村中灯火闪闪,到处都有鬼子兵持枪晃动的身影,在往前走鬼子兵一定会发现他们,李虎对马德良说:“看来鬼子防守很严,想找到鬼子中佐睡觉的地方有些困难了。”马徳良说:“鬼子防备的越严,越说明这个鬼子中佐就在这个村中,要是抓住这个王八中佐什么事都好办啦。咱们带人混到村里侦察下吧?”李虎点头对他说:“百姓家有灯光,说明屋子是被鬼子占了,不能找有灯光的人家,咱可不能遭鬼子的暗算。由其汉奸是他妈的最坏,日本鬼子的坏主意,很多都是他们想出来的。时间不等人,走。”二人带人顺一条小胡同向村里摸去。
几个人顺胡同走了一段后,见家家大门紧锁,也沒灯光,猜想主家们知道鬼子要来都逃难去了。几人转胡同后刚走到一家门口时,猛然听大门‘咣当一声响,接着一个圆糊糊的黑影儿被摔滚出门外‘啪地倒在地上。几个人吓得一楞神儿,急忙躲到墙角处观看,黑影摔出后,李虎就认出是个小鬼子,但不知何因,又是被谁摔出来了,他没敢妄动。这时几道手电筒光线晃动着从院中闪移过来,先是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出门口站在台阶上怒视黑影儿,马上有三个手拿电筒的伪军随后跟出。李虎几人借手电筒的光线看出散发女子是位年轻姑娘。
这时倒在地上的黑影瞬间也跳起来,龇着牙指着门台阶上站着的姑娘凶狠地骂道:“花姑娘,你八嘎大大地,我地,我地不怕。”姑娘把长发扭脸一甩,抬手指着台阶下的鬼子威仪凛然地骂道:“你个外国小日本是九嘎。”小日本没听明白姑娘骂他九嘎是怎么回事,站着被摔怕的姿势翻着怪眼看姑娘,举动象是被姑娘摔怕一般。这时一个伪军打着手电筒来到他面前,轻轻掸打着他身上沾满的尘土,奸猾挑拨地说:“太君,花姑娘骂你九嘎地干活。”小鬼子翻着眼问伪军说:“花姑娘,九嘎地什么意思?”伪军冲他摇头,接着伪军扭头问姑娘说:“哎,太君问你,你骂太君九嘎是啥意思?”姑娘一付不屈节辱命地咬牙问伪军说:“他骂我八嘎是嘛意思?”伪军摇头晃脑地嬉嬉一笑说:“这我知道,太君骂你八嘎是浑蛋的意思,明白了吗?”姑娘冷笑一声,严词正厉地说:“我骂他九嘎是王八蛋的意思,而是从岛上浮水过来的臭王八蛋。”伪军一笑向鬼子解释说:“太君,花姑娘说,九嘎,是岛上来的臭王八蛋。”鬼子一指自己的鼻子问伪军说:“我地臭王八蛋地干活?臭王八蛋什么地干活?”伪军笑着用手比画着浮水的样儿,还蹶着屁股做出王八下蛋的姿势给这小鬼子看。小鬼子一下看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恼怒拉开架势对姑娘说:“我的王八蛋地不是,大日本皇军的干活,你的,日本柔道大大的厉害,我地、我地大大的不怕,再来。”姑娘见他又做好要摔跤的样式,也不怕他。脸色沉如白银地把自己额前散乱长发捋了捋后,稳步向台阶下走。她虽然没太听懂鬼子说的柔道是什么话,但她从心里认为:从鬼子嘴里说出的话,一定不是好话。她怒火中烧地来到小鬼子面前切齿骂道:“滚你奶奶个屄的吧,嘛柔道硬道的,姑奶奶我听不懂,你想欺侮姑奶奶我?没门。就是死也不让你占了便宜去,你个该死的小矬子。”她又一指小鬼子说:“你个小矬王八仔,不是还想摔跤吗?来,再摔,我一会儿就把你摔出小王八黄仔来。”小鬼子见姑娘一付凛然无畏的样子,不由后退一步,他眨巴着眼不知姑娘说的黄仔是什么东西,忙问身旁的伪军说:“你的知道,黄仔,什么地干活?”伪军玍玍地一笑,对他解释说:“太君,花姑娘说的黄仔,我大大的明白。她把您太君当成王八蛋地干活,黄仔,是王八蛋里地干活,青子、黄仔的有?”他经伪军解说,听明白姑娘骂自己是王八蛋里的黄仔,他黑胖的脸肉抽动了几下,双眼紧盯着姑娘胸前鼓起的双乳淫猥笑着,解下身上的王八盒子狠狠摔在地上,对姑娘舌舔嘴唇地淫声说道:“花姑娘,你柔道大大的有西,我的不怕。我也要把你花姑娘的黄仔摔出来,我品尝大大地,哈哈哈。”他做出一种很下流的动作。
姑娘对他的动作视若无睹,一付愤激拼命地架势看着他,鬼子猛地扑上来抱住她的前腰,二人厮打在一起,三窜两转小个的鬼子被姑娘狠狠摔在地上,三个伪军咯咯笑却不帮忙,那个献殷勤的伪军叫着“太君,加油,花姑娘马上归您受用啦,黄仔鲜鲜地有。”鬼子被姑娘连摔几个跟头后,见无法得到花姑娘的身子来满足自己,便改变占欲顿起杀心。他被姑娘又次摔倒便喊骂着“八嘎”趁机伸手抓枪,姑娘那容他去抓枪,伸脚揣在鬼子的手上,用脚在他手上又狠碾了几下,鬼子手指被姑娘碾断四只,他嗷叫一声便抱住姑娘双脚,姑娘因腿脚不能动一下被摔倒在地上,二人在地上滚打起来。小鬼子边于身段优美的姑娘滚打边冲三个伪军喊道:“你们快快地过来帮忙的有,花姑娘大大地可以享受,不帮忙的统统死啦死啦地有。”三个伪军听罢,不知是怕死,还是另有起图都过来动手忙起了小鬼子,很快姑娘被他们拢双手制服后拉起来,她凛然不惧地用脚踢三个伪军,这时小鬼子从地上爬起来走到姑娘眼前,一付丧尽天良的凶残表情,伸手去撕姑娘胸前的偏襟旧格衣服时,被姑娘抬脚揣倒在地,他顺势伸手去拿地上的枪。
这时躲在暗处的李虎一看不好,抽出身上的大刀直扑伸手拿枪的鬼子,说慢事快,李虎大刀一闪砍下这个鬼子的脑袋,脑袋在地上滚动几下不动了。三个抓姑娘的伪军见来了拿刀砍脖子的人,心里顿时明白二十九军来了,吓得都一下直了眼,心里知道事情不好,忙松开姑娘,一个转头就跑,马德良上前一刀砍断他的脖子,血飞当场死于他乡。另两个假装给李虎跪下时,二人却抱住李虎的大腿用力往开擗,想把李虎从中擗开或把他摔倒在地杀死,李虎没容跪着的伪军用力,又手起刀落砍了二人。姑娘被眼前血淋之事吓得直站着看李虎等几人不动,李虎对她忙说:“大姐,你还不赶快逃跑吗?一会别的鬼子来要杀你的。”姑娘迟钝地‘啊啊着不动。她打了一个机灵神儿对李虎说:“不行啊,我娘她们还藏在夹皮墙哪,我不能跑。”李虎见她回复理智,忙对她有些着急地说:“你赶快叫她们出来快逃命吧,还等什么呀?”姑娘难言地对李虎说:“我母亲有病,实在是不能动啦……”
原来姑娘不是王庄子村人,因避难随有病的母亲从良王庄逃来王庄子的姨家。她们都认为小日本不会到这偏远僻陋的野村来,实没想到宫岐领兵追杀二十九军时却无意发现了王庄子村,他见天色已晚,下令围住村子挨家搜查,因村中大部分人已经外逃,剩于没逃的因听到满洼枪炮声,也都躲到村外野草地里不敢动了。还有部分没逃走的人被他们查出后,有的遭枪杀,有的被他们赶进村南的苇塘里,由鬼子伪军看守,他们在村中抢鸡摸鸭地乱翻乱拿起来。因姑娘姨家与邻居房间有道两米宽的夹道,她的姨夫在没闹‘日本前就用土坯查堵上夹道,在屋中东房山桌子下留有小洞,平时在这夹皮墙中放些东西。鬼子突然进村,一家人没来及跑,只好躲进夹皮墙中,鬼子搜查时也沒注意这破桌子底下有洞。临近夜深时大街上宣闹声也有所安静了,姑娘一家从夹皮墙中悄悄出来透透气儿,同时也想做点饭吃。沒成想她们出来还不到一袋烟儿的功夫,一个鬼子官儿腰挎战刀、身背王八盒子地领着三个伪军突然破门进入院中,一家人再想回夹皮墙是可不能了,只能面对。这个鬼子官儿做梦也没想到,在此屋遇到一位貌美如花的大姑娘,另他感到今晚是有了意外收获。便脸带淫笑色心大起地眼都不眨一下地看着姑娘,嘴里叫着“花一姑一娘,你一的一大大一地漂亮,我的一我的……”他伸手想搂抱姑娘到自己怀中。
姑娘对他们破门而入起初是慌乱至极,知道要祸起萧墙时,心中异然却安定下来,明白今夜遇到这群畜生肯定是贞节不保,生命难存了,不如拼得一死,落下个清白身子。所以,她把死抛到天外,面对鬼子对她的下流之举,没让她有一丝慌乱的样儿,有了不受鬼子、伪军凌辱的心里准备,更不容忍鬼子对自己的非礼,便银牙一咬和他厮打在一起,鬼子官劲头很大,想把姑娘摔倒在地欲念强奸来满足自己。姑娘更不示弱,拉开架势用足气力和他拼搏。姑娘的姨夫想上来帮外甥女儿,三个伪军端枪用刺刀对准他的胸口,一个恶狠地对他说:“你敢动手帮忙,我们就捅死你,我们喜欢看太君和女人博斗。”姑娘的姨夫没敢动。
三个伪军想看会二人的乐子。因为,三人认为一会儿姑娘就不是太君的对手了,等太君尝够鲜后,妄想着自已也能享受一下。二人在院中滚打,三个伪军观看,小鬼子连被姑娘摔倒五次也没得愿。因为姑娘是殊死拼命,所以,是越打越勇,在院中她接连把小鬼子又摔了几个跟头,打斗中小鬼子把战刀也滚掉了,二人一直打到门洞时,鬼子又被姑娘摔倒在门洞中,鬼子站起身想扑倒姑娘时,却被姑娘一脚揣到大门外,此时也正赶上李虎等人的到来……
李虎怕鬼子、伪军一会再来,忙让姑娘回院插上大门,姑娘不知他们是什么人,心里认定李虎是好人,便对李虎的印象凝刻在脑海中后,退到院中插上了大门。
李虎、马徳良等人刚把四具尸体拉到墙根儿处,准备继续前行时,几
第六章 独流保卫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