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崇祯求我当皇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海内鸿儒黄宗羲[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安候方才所言策,朕想听听诸位有何具体的建言?”崇祯尝了尝摆在面前的肉羹焗豆腐,用眼睛扫了扫众人:

    “例如,建安候所言的,川蜀张献忠部。”

    “圣上所言极是,臣亦以为,求内部安稳才是上策,”吕大器基本没有怎么动筷子,一直在关注着崇祯的动作,看皇上放下筷子,其立刻开口道:“为陛下分忧,臣推荐一人,可解此题。”

    “哦,何人?”崇祯刚刚准备喝点清粥,听到吕大器的话,立刻放下小碗问道。

    “灵璧候汤国祚,其人乃汤和九世孙,尤善兵马谋略。”

    汤国祚?

    崇祯靠回到御座上:“朕倒是知道灵璧候有些手段......”

    “可是,武人出征,臣担心大军内部不稳,”史可法对于汤国祚可没有什么好印象,其人骄纵不法,虽有军功在身,但已经常年不碰弓马。

    “难道你史宪之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码?”刘宗周目光幽幽,似笑非笑道:“具体要看结果如何,而不是固有印象!”

    “陛下,若是担心汤国祚一人不能军政两抓,臣还有一文臣可以举荐!”刘宗周怼完了史可法,又换了恭敬的语气看向崇祯。

    刘宗周看起来自信满满,就是不知举荐之人是谁?

    不会又是什么金陵四才子之流吧?

    刘文炤的印象里,侯方域,冒襄之徒,都是读书读傻了的典型,只知诗词文章,而不同济世实物,顽愚也!

    “哦,刘爱卿举荐何人?”崇祯轻轻抿了一口窖藏花雕,目光炯炯。

    “吾之弟子,现礼部员外郎,浙江余姚人,黄宗羲,”刘宗周倒是不避嫌,神色坦荡。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亦是海内三大鸿儒之一。

    当然,现在的黄宗羲还未如后世那般声名煊赫,崇祯元年,求学于刘宗周,虽无进士功名,但是黄宗羲之才名,在江浙一带,倒是广为流传,其人也是复社一员,是为社中活跃人物之一,刘宗周的得意弟子。

    听了这话,刘文炤卓有兴趣的看着刘宗周,这刘宗周没想到和黄宗羲倒是关系非同寻常啊。

    “黄宗羲?”崇祯在一旁摸了摸下巴,其人倒是有些印象。

    崇祯元年时候,魏忠贤、崔呈秀等已除,天启朝冤案获平反。当时年及弱冠的黄宗羲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

    当时五月刑部会审,黄宗羲出庭对证,出袖中锥刺许显纯,当众痛击崔应元,拔其须归祭父灵,人称“姚江黄孝子”,而当时崇祯皇帝听闻此事,还叹称其为“忠臣孤子”。

    “其人忠孝,朕也听闻颇有才名,”崇祯之语有些遗憾,抬眼看向刘宗周:“黄太冲既是你刘御史的弟子,想必其才名也是名副其实,与汤国祚一起出师入蜀,乃是文武双璧!”

    “朕为嘉许其人,也赐其一个进士出身,如何?”崇祯现在笼络人心得我手段长进不少,一个进士出身,都当做政治筹码。

    “陛下,还请容臣说明,”刘宗周放下酒杯,轻轻掬了袖子,起身一躬:

    “若非天下动荡,社稷不安,任何一个有自尊的学子都不愿意通过这等途径得一进士出身,而臣之所将收复张献忠部作为前提,乃是为黄太冲留一些体面,让其得以从容报效国家,而不必受人指摘!”

    听了刘宗周的话,一旁的刘文炤双眸眯起:这老夫子是在暗戳戳的骂我啊!

    “你弟子黄宗羲得进士是为了社稷之安定,我刘文炤得进士出身,就是投机取巧,啧啧啧,”刘文炤冷笑着看向刘宗周:“刘大人,您可真是宇宙驰名双标啊!”

    宇宙驰名双标?

    殿内众人并未听过这个新词语,但是从上下词意中,也都能猜度出来,刘文炤这话是什么意思了。

第四十四章 海内鸿儒黄宗羲[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