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庆余社突发奇招奇效,大劈棺天津猛然走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拿报纸上的稀奇古怪的案子和新鲜事进行改编,这种不伦不类的闹剧在上海一度非常流行,如今这股歪风终于也刮到天津了。
对庆余社此举,毫无防备的燕云戏院只能保守的观望。
就在当天晚上,燕云戏院终于感受到了庆余社闹剧的冲击,昨天还满满当当坐满了的观众少了三分之一,而与此同时去庆余社看风的小徒弟回来报告说庆余社全满了,观众连站票都买光了,再买就真得买挂票了。
等到燕云戏院这边草草结束当天的演出,小徒弟再次回报,庆余社的演出火爆异常,观众的呼声和笑声在大街外面听的一清二楚。
面对这样的局面,林秋萍、那坤和陈掌柜都面面相觑,没想到上海的闹剧到了天津也如此受欢迎。
第二天白天,有相熟的观众来串门给陈掌柜讲了昨天庆余社的见闻。
原来所谓的《大劈棺》虽然是京剧剧目,但庆余社进行了大量的改编,演员的唱腔从京剧到梆子、再到大鼓和乐子无一不足,唱词有的段子是搞笑为主,有的段子则完全是荤词。舞台上的道具从大烟枪、电话机到打火机什么都有,总之是怎么搞笑怎么来。一个关于庄子的《大劈棺》故事活活给演成了一出现代戏。尤其是扮演庄子妻子的女演员在和扮演楚国公子调情时更是将旗袍拉到了大腿上面。说句不好听的,就差在台上演春宫了。
这位观众的话让陈掌柜林秋萍和那坤都大吃一惊,庆余社居然在闹剧上走的这么远?这不单单是学习上海了,干脆就等于要领先全国。
快板相声大鼓变成了闹剧,如此演变让整个天津的同行都目瞪口呆,就在大家议论纷纷并纷纷唾弃的时候,第二天晚上的事情再次突破了大家的认知。
这天晚上庆余社门前排起了长队,买不到的票的就要加钱买别人的,于是就有人提前排队买好票然后加价倒票。庆余社对此不管不问,于是陆续有人开始从头天半夜散场就开始排队,就等着一开门买到好票转手高价卖掉。
庆余社《大劈棺》的盛况让燕云戏院顿时变成了门前冷落,观众人数逐渐减少到一半,稀稀拉拉的观众席触目惊心。据账房说,燕云戏院自打开业就连发大水的时候都没少于一半观众,这回可是见了鬼了。
陈掌柜问计于那坤和林秋萍,让这两位压轴和大轴拿拿主意,这是他们俩的分内事。
林秋萍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什么高招,那坤直言自己没主意。
陈掌柜试探问,要不咱们也搞这种剧?
一听此言,林秋萍脸色都白了:“陈掌柜,我唱不了这个,年轻人兴许还行,我都快退休了唱这个,唱不了。”
那坤一想到顾客说的那种闹剧场面身上打了个冷战:“我不反对搞一搞反串剧,但是要搞成庆余社那样,我也搞不了。”
就在燕云戏院还在商讨要不要跟进的时候,那边小梨轩的海报也贴出来了!
第144章:庆余社突发奇招奇效,大劈棺天津猛然走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