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英雄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迎天子以令不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欲斩贾诩,众将劝免,是夜,贾诩单马离营消失在黑夜之中。次日,李傕军马来迎曹操兵。曹操先令许褚、曹仁、典韦领三百铁骑,于李傕阵中冲突三遭,方才布阵,阵圆处,李傕侄李暹、李别出马阵前,还未及开言,许褚飞马过去,一锤先将李暹砸的脑浆迸裂,惨死当场!

    李别吃了一惊,倒撞下马,许褚亦提锤将之砸的粉碎,许褚杀了二将后,策马返回本阵。

    曹操见了以手抚许褚之背道:“仲康真我之樊哙也!”

    曹操说完之后,下令夏侯惇领兵左出、曹仁领兵右出,他亲自领中军冲阵。鼓响一声,三军齐进。郭汜李傕二人抵敌不住,大败而走。曹操亲掣宝剑押阵,率众连夜追杀,剿戮极多,降者不计其数。李傕、郭汜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二人自知无处容身,只得往山中落草去了。

    曹操回兵,仍屯于洛阳城外暂且不提。且说这日杨奉、韩暹两个商议道:“今日曹操成了大功,必掌重权,昔年我等与他对敌,如今他得势,又如何容得下我等?”

    二人于是入奏天子刘协,只以追杀李傕、郭汜为名,引本部军马屯于大梁去了。

    刘协一日命人至曹操大营,宣曹操入宫议事。曹操闻听天使至,请入相见,只见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曹操暗想道:“今年东都大荒,官僚军民皆有饥色,此人何得独肥?”

    想到此处曹操不由开口问道:“尊颜充腴,以何调理而至此?”

    这人对道:“我无他法,只淡食三十年。”

    曹操听了不由点头,然后又问道:“君现居何职?”

    那人又回道:“我初举孝廉,原为袁绍、张杨从事。今闻天子还都,特来朝觐,官封正议郎。济阴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

    曹操听了脸色一变,连忙避席而起说道:“闻名久矣!不想于此相见。”

    曹操遂置酒帐中相待,令荀彧等人作陪相会。忽有人报道:“一队军往东而去,不知何人。”

    曹操急令人探之,董昭呵呵一笑说道:“此乃李傕旧将杨奉,与白波帅韩暹,因明公来此,疑明公容不下他们,所以引兵投大梁罢了。”

    曹操听了之后,开口说道:“曹某为救驾而来,二人怎疑我至此?”

    董昭开口回道:“此二人不过无谋之辈,明公何足虑。”

    曹操又问道:“李、郭二贼此去若何?”

    董昭摇头回道:“虎无爪,鸟无翼,不久当为明公所擒,无足介意。”

    曹操见董昭侃侃而谈,又与董昭言语投机,便问以朝廷大事。董昭说道:“明公兴义兵以除暴乱,入朝辅佐天子,此五霸之功。但诸将之中人多意杂,未必服从,若长久留在洛阳此,恐生怨言。明公不如劝天子移驾许都为上策。但是朝廷新立,天子还旧都,众人都在看,希望社稷能够就此安定;如果要在移驾,又恐失众心。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非常之事必有有非常之功,这个还望明公自己决断。”

    曹操听完之后,执董昭手笑道:“先生之话,正合孟德心意。只是杨奉如今在大梁,大臣在朝,恐怕再生变故!”

    董昭听了不由扶须笑道:“这个简单。明公可派人写书与杨奉,先安其心。然后在明告大臣,京师无粮,欲移驾许都,近鲁阳,转运粮食,这样一来,大臣闻之,必然不会反对。”

    曹操大喜,董昭谢别,曹操执其手:“我曹操能干成心中之事,都是先生教我。”

    曹操说完对着董昭行了一个弟子礼,董昭回礼称谢拜别而去。

    曹操于是日夜与众谋士密议迁都之事,时侍中太史令王立私谓宗正刘艾道:“我仰观天文,自去春太白犯镇星于斗牛,过天津,荧惑又逆行,与太白会于天关,金火交会,必有新天子出。吾观大汉气数将终,晋魏之地,必有兴者。”

    刘艾听了,不由皱眉,二人又密奏天子道:“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

    刘协看罢表文,久久无言,曹操闻之,使人对王立说道:“我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

    曹操将此事告诉荀彧后。荀彧思虑片刻后说道:“汉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许都属土,到彼必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正合董昭、王立之言。他日必有兴者。”

    曹操于是下定决心移驾许昌,次日,曹操入见刘协,奏道:“今东都荒废日久,不可修葺,更兼转运粮食艰辛。许都地近鲁阳,城郭宫室,钱粮民物,足可备用。臣敢请驾幸许都,望陛下从之。”

    刘协听了之后,沉默半晌,前些时日,他刚看过王立的表文,但曹操说的也很对,群臣更是说不出个所以然,刘协见百官无人说话,于是也就同意了,曹操见众人同意后,遂择日起驾,曹操引军护行,百官皆随从左右。

    正是刚回旧都,又移新都,大汉社稷,留宕难安!

第二百一十章迎天子以令不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