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骑踏乱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番外:聊一聊本书中各个人物所使用的兵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各位书友们大家晚上好,本小说创作到现在,真的令笔者老白没有想到,竟然会得到那么多热心书友的支持与建议。笔者老白何德何能,能够得到诸位书友们的支持,真是令笔者老白不胜荣幸与感激。笔者老白一定会带着各位书友对此书和老白的支持与鼓励,继续努力创作下去。如果笔者老白在以后的创作中有什么不妥与不足之处的话,还望诸位书友们多多批评。笔者老白一定会努力改正。

    此书创作到现在,有些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首先一点,便是小说中各个人物所使用的兵刃。

    先说一下我们存在感一直不足的沈默,在穿越之前,所使用的是我们大兔子祖国自行生产的八八式狙击步枪。它的全称名为qbu88式狙击步枪(简称88式狙击步枪)是中国军队现役狙击步枪。口径为五点八毫米,弹药可以和九五式自动步枪通用,为无托设计。全重四点一千克,该枪全长为九百二十毫米,枪管长六百二十毫米,弹匣容量为十发,有效射程可以达到8八百米左右。qbu88式5.8mm狙击步枪(简称88式狙击步枪)的研制历时长达六年,于1996年完成生产试制任务,1997年首先装备驻港部队。88式狙击步枪采用5.8mm机枪弹(重弹),精度优于85式狙击步枪。经过各种特殊环境条件的使用试验,八八式狙击步枪的故障率较低,可靠性较好。国产88式狙击步枪的特点是便于携带,精度较高,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该枪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低。

    而在穿越之后,沈默最先使用的武器为后金制式虎枪。虎枪,又名阿虎枪。是清代御前虎枪营所配备的专属武器。

    阿虎枪属于大型长枪,枪头为铁质,枪头前端锐尖后端锋利,虎枪枪头前端有起脊,内有多面血槽。虎枪枪柄多为木质或白蜡杆,有的还用积木竹代替。杆头包裹着硬布,外刷一层大漆,并且还缠绕着钢丝,虎枪枪头与枪柄连接处底边两侧横系着两块鹿角,枪头还附带着皮套,属于猎虎特种作战装备。而虎枪营特种兵总共大约600余人,每人配虎枪一杆,单双筒火枪一支,弓弩一副,可步骑两栖作战。

    相比于普通长枪而言,虎枪的枪杆更长,也更加粗犷。虎枪的枪头与长枪也有所不同,枪刃为圭形,刃中起棱,铁枪头与枪杆相套连的铁管极长。最为奇怪的是,在枪刃处左右各有一段鹿角,下面垂下两根长长的皮条。这些都是用于殪虎的特别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刺入骨肉太深难以拔出。

    枪锋十分锐利,即便虎皮再过于韧厚,虎骨再过于质密,也能一击刺穿。与枪杆套连处的铁管长度极长,是怕刺中虎时被虎一爪切断木枪杆,枪头上有刃,刃中起棱,刺入猛兽体内后这枪刃便如刀一般,纵使虎熊再过于凶猛,毕竟它们也是血肉长的,一样可以割裂筋脉骨肉。靠枪刃处左右各有一鹿角棒,用皮条系紧,以防止刺杀猛兽时入枪太深,伤及自身。

    沈默使用此虎枪,既可以在与鞑子兵下马步战之时进行直刺,又可以在战马上做骑枪使用。可谓是宝刀配英雄,令原本就战斗力爆棚的沈默如虎添翼一般。

    而除了清朝虎枪营制式虎枪以外,笔者还为沈默配备了斩马刀。该刀又名砍刀,长约七尺,刀刃长度为三尺,木质刀柄长为四尺,刀柄末端为铁质圆环,可以用来调节刀身平衡,以增加斩马刀的杀伤力,无论是马战、步战还是水战,都可以用来使用。在明末那个八旗铁骑称霸中华大地的年代,笔者为沈默安排这样一把斩马刀,可以有效地克制八旗骑兵。

    而目前定边堡红袍军的二号人物林虎,笔者老白为其配置的兵刃为长柄雁翎刀。

    雁翎刀为明朝军队制式军刀,其主要特点为刀身挺直,刀尖处有弧度,有反刃,因形似雁翎而得名为雁翎刀。盛行于明朝时期,无论是官丞还是士兵都会佩戴。

    而明清腰刀的历史演变源流可以上推到盛唐年间。唐代绘画巨匠吴道子在长安景云寺绘制的著名壁画《地狱变相图》中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不同于环首刀的刀型,从画作上看,此刀利用绳索和刀鞘上的双吊耳悬挂于腰间,刀柄加上了刀镡,刀身已经由直变弯,同时宽度也加大了。无独有偶,陕西省西安市等驾坡村杨思勖墓中出土一尊陶俑,其手中和身上带有两把弯刀,与古画上描绘的那种弯刀极为类似。这一类刀的整体型制已经与汉环首刀和唐大刀大异其趣,而近于明清所流行的腰刀了。

    唐朝《地狱变相》中的弧形腰刀雁翎刀前身

    宋代: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南宋军器监开始新造一种刀类兵器,因其形如大雁的翎毛,故命名为“雁翎刀”。

    元朝:张宪《我有诗二首》之二:“我有雁翎刀,寒光耀冰雪。”

    明朝:明嘉靖年间,安南(今越南)内乱,明世宗朱厚熜钦点兵部尚书毛伯温南下安南平息番乱。毛伯温出征之时,明世宗赐一诗:“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此诗平仄合辙押韵,气势恢弘,颇有几分扫平天下一匡六合的抱负。这首御制诗也因此被收录于《千家诗》中流传甚广。可是其中所提如秋水一般的“雁翎腰刀”到底为何种型制的兵器,恐怕现代人大多不知就里,故笔者勉力为文介绍“腰刀”这种中华民族特有之古兵器的来源、型制以及关于它的传奇。

    当时宋朝军队装备的短柄格斗用刀多是“手刀”,其刀身多是背短刃长的上斜锋,但也有一些手刀的刀尖与上文提到的金铁刀一样是圆弧形的上翘尖。在李公麟的古画作中也有与金铁刀一样的刀类兵器出现,但均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靖康之耻三十余年后的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南宋军器监开始新造一种刀类兵器,因其

第150章 番外:聊一聊本书中各个人物所使用的兵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