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杨端和的选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端和的九万大军其中死亡骑兵是乞活、顺天二部,剩下的五万步兵则是大秦锐士。
他本部的骑兵早已消耗殆尽。
现在这九万大军被李牧搞的不上不下。
胡说的十万骑兵堵住了杨端和南下漳水渡口的路,并分出许多小股部队不停的侵扰秦军。
李牧在后亲率二十万步兵一步一步缓慢有序的挤压着杨端和的生存空间。
杨端和本来是有机会抢在胡说之前抢占渡口,只要他派骑兵先行占据高地掩护步兵前进即可。
但是杨端和没有这样做,而是所有部队集结在一起,看似安全实则险象环生的前进。
他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在于配合小白的战略部署,把李牧勾引出来。
他成功了,但战略目标也被李牧看破。
杨端和是四朝老将,他的战斗风格早就被六国有心的将领分析个底儿掉。
李牧完全不相信杨端和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除非他另有目的。
现在整个秦赵战场像一个千层糕。
最南边一层是王翦,五万秦锐士在漳水南岸;往北一层是胡说,十万骑兵在漳水北岸;再往北是杨端和,九万混编部队;最北边是李牧,二十万步兵。
王翦当初撤回南岸的举措别人说不出毛病,因为当时除了王翦的部队,秦军基本上属于全军覆没。王翦当然没有背靠漳水据守北岸的必要。
但当胡说率军露出抢占北岸意图的时候,王翦事实上至少应该给他添点麻烦,不应该让他如此顺利的拿下北岸。
这样的话,杨端和缓慢推进的策略反而是最优解。
他和王翦有机会吃掉胡说的十万骑兵。
但王翦没这么做,现在轮到杨端和陷入死地了。
平时不关心政治的杨端和也忍不住开始怀疑王翦的用心。
王翦的地位是在恒齮之下杨端和之上,从这次嬴政的安排就看的出来。
恒齮上将,王翦次将,杨端和末将。
恒齮如果失势,那上位的一定是王翦。
王翦现在如此做,明显目光不是放在眼前这么简单,他是在为儿子王贲扫清道路!
杨端和虽然挡不了王翦的路,但是能挡王贲的路啊!所以,你也一起死了吧!
恒齮、杨端和一死,秦国将领里也就李信还可能与王贲竞争一下。
当然,恒齮、杨端和都死了,王翦有的是办法弄掉李信。
如此一来王家就是秦国的唯一将门了!
你说蒙氏?蒙武明显不如他爹蒙骜,蒙恬跟昌平君搅在一起说不清楚,蒙毅又是个文官……
王翦表示蒙家完全不需要担心。
形势杨端和分析的很清楚,王翦用的都是阳谋。
你可以怀疑他的目的,但谁也不能确定他就是为了你所怀疑的那个目的故意错失战机。
王翦的行为任何人都挑不出问题,再说杨端和也没有实力说出莫须有三个字。
那杨端和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捏着
第134章 杨端和的选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