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强兵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 长安南门阅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璋征服四方,关中本土少有战事,百姓慢慢变多了。

    以关中肥沃的土地,养活数百万人,完全不是问题。

    关中的人口,远远没有到饱和的地步,原本迁徙到益州去的世家大族,一些慢慢将家族又迁了回来。

    作为刘璋集团的治所,长安城有着天然的优势。

    刘璋麾下的世家大族,为了能紧紧跟随刘璋,在集团中占据有利地位,纷纷将家族迁了过来,长安城越来越繁荣了。

    虽然如今长安城只有三十万人口,距离汉朝顶尖时期的一百万人口,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差距却在慢慢减小。

    不知不觉,196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很快秋收也结束了,各地百姓收割粮食,缴纳粮税。

    粮税入库后,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府,都有一段时间的清闲。

    百姓留下口粮,然后将多余的粮食卖出,换取布匹和五铢钱,官府为了平衡粮价,也会收购市场上的价格,进行调控。

    在刘璋麾下,世家豪族的权力,得到极大的限制和管控。

    然而,随着刘璋地盘的增加,所需基层官员也要增加。

    这些基层官员,以往都是各郡县的孝廉担任,可是孝廉的数量远远不如官员的数量,基层官员,往往被各郡县的世家豪族给分了。

    这也是皇权不下乡村的原因。

    为了堵住世家豪族的口,刘璋没有取缔孝廉,但是基层官员的管控却是严格了许多。

    村有村长,亭长,乡有三老,游击。

    县有捕头、文书等小吏。

    这些小官以前是由县令做主,或者直接由下面推选。

    可是刘璋的地盘,是他一步步打下来的,凡是明面上不服的人,都被他杀了。

    所以他在地方上官员的控制,还是比其他诸侯要严格一些的,村、乡、县级别的小官,即便是举荐,也需要考察一段时间。

    而县尉、县丞、县令开始高于400石的官员,都需要长安州牧府任命。

    这么多的官员空缺,而刘璋又不想世家豪族做大,他便在几年前建立了长安书院,专门选拔家世清白的子弟入学读书。

    如中富农、寒门、良家和落魄贵族。

    通过长安书院,来招收这些子弟入学,专门培养他们如何当官,如此来稀释麾下世家豪族出身的官员比例。

    作为一个新生势力,刘璋掌握了兵权,他在集团中说话的分量是极大的。

    各地无事,刘璋来了兴趣,要在长安城外,举行阅兵。

    阅兵自古有之,一为彰显国力,二为震慑四方,虽然所耗不少,但群臣之中,也没有人反对。

    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十月下旬某日,阅兵在长安南门外举行。消息传开,长安城内各方细作,秘密接触将情报传递回去,他们密切关注刘璋的这次阅兵,竟然没有一方势力想搞破坏。

    当天清晨,刘璋以及夫人吴婉在一众亲兵护卫的层层保护下,登上城楼。

    长安城南门城楼,比城墙还要高。城楼有两层,第一层宽阔,第二层稍微狭窄一些,两层都可站人。

    战时弓箭手和哨兵可登高于此,现在却成为了刘璋等人观摩之所。

    为了保护刘璋安全,长安县令早就命衙役清查南门周围,确保没有刺客埋伏。

   &

第108章 长安南门阅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