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清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老态龙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旁,陆柄却面色诚恳道:“陛下,咱皇明人口亿万,不缺精兵,不缺良将,只缺养兵的银子。”

    皇帝沉默却似乎没有生气,良久才叹气道:“朕明白,没有银子,兵是练不成的。”

    一声叹息,李青阳终于大着胆子抬头,吓了一跳,看到上首一个斜躺在软榻上的,有气无力的中年人。此刻的嘉靖皇帝疲态尽显,苍白的脸上带着不正常的青色,错愕过后也在心中叹气,原来天子在宫中无人处也是这般苍老,与寻常人无异。

    皇帝发了一会呆,才微一欠身从御案一角,取下那卷放了整夜的圣旨。

    “传朕旨意,命南京六部调拨银两工匠,限两年之期,打造精良鸟嘴铳两万杆,大小火炮军械若干,调拨军前,钦此!”

    陆柄慌忙将圣旨接下,一旁,李青阳心中一松,他办成了这样一件大事,一扫心中阴霾,心中正畅快时。

    耳边如同千里之外,响起陆柄慷慨的说话声:“臣尊旨,必不负皇恩浩荡!”

    李青阳脚下一软也赶紧跟着扑倒,一个头磕到地上,突然觉得全绵绵的,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

    气氛正有些感人的时候,上首传来皇帝威严的声音:“退下吧,朕乏了。”

    两人匍匐在地,等着一群太监抬着软榻,把皇上从御书房抬走了,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起身。出了御书房,回头看一眼朱红色大门,李青阳心有余悸,宁愿面对千军万马,也不愿意再来一回君前奏对,太耗费力气心血了。

    数日后,外城。

    繁华落幕,进京祝寿的番邦使节陆续离开,京中大小官员却不见少,大小官员削尖了脑袋,往新晋内阁首辅严嵩,严大人的府里挤。严府门前的马匹轿子排成了长龙,夏党垮了,严党却又冒了出来,声势也更加浩大了。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青阳在京中冷眼旁观,长了好些见识。文官又扎堆捧红了严党,武勋以英国公张洵为首,加上陆柄一手操持的锦衣卫,东厂,形成了三方势力的制衡。大明王朝现如今便如同一个三条腿的凳子,使得朝局再次稳定了下来,这便是当今圣天子的手段,高深莫测。

    这三方势力互相制衡,然而平衡也只是暂时的,一旦平衡被打破了,就又是一场腥风血雨,是为党争。这样的制衡手段好不好,太平盛世时尚且相安无事,一旦遭遇外敌入侵,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

    文官,武将互相扯对方的后腿,不分青红皂白,为了反对而反对。

    譬如沿海倭乱越来越严重,武勋请战要荡平倭寇,文官御史们却嚷嚷着要西征河套,文武早已势成水火,简直是南辕北辙,一团乱麻。武勋将领们每天进宫请旨,文官们每天瞎嚷嚷,文武大员互相捅刀子,扯后腿,最后什么事情也没干成。

    这般乱局,使得李青阳归心似箭,再也不愿在京城虚度光阴。

    密云,兵仗局,铸炮厂。

    当天子下了决心,大明王朝的战争机器动员了起来,便爆发出恐怖的无限潜力。天子下旨重修武备,张居正这个兵部主事也水涨船高,接下了督造大炮的活计,这可是个出力不讨好的营生。

 &n

第八十二章 老态龙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