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清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沙场点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几分情调格局。

    两人在小院中摆了茶,高谈阔论,谈论起大明武备松懈,颇有几分书生意气,谈及大明为何积弱至此,两人争论不下。

    李青阳先是不语,后高声道:“兄长可知为何汉唐盛世,能威伏四方?”

    张居正一时哑然,只得敷衍道:“大约是因为汉唐之时武风盛行吧。”

    李青阳赞道:“然也,汉唐重军功,所以强盛,汉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唐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威远播,文化昌明。”

    张居正听到文化昌明四字,皱起眉头试图反驳,却又语塞,任他脸皮再厚也不敢说如今皇明,文化要比唐时昌明。汉时倒也罢了,唐时文化却是天朝上国的颠峰,便是天底下最善辩的读书人,也无法反驳这一条。

    青阳又笑着道:“敢问兄长,何为文化,汉赋,唐诗可是文化?”

    张居正又哑然无语,任他脸皮再厚也说不出经史子集便是文化,程朱理学便是昌明这种话来,任他如何纨绔,也不能说汉赋唐诗便不是文化了。

    茫然过后,张大人方忐忑道:“愚兄被你说糊涂了。”

    他大冒冷汗,频频端起茶水喝一口,润一润口干舌燥的喉咙,他是正经八百的进士出身,自然懂得李青阳话中深意,汉唐复兴不就是要重塑尚武之风,尚武不就是与天下读书人为敌么。

    看着额头冒汗的张居正,青阳又道:“那日在混战之中,兄长有何感想。”

    想起倭寇来袭,两千大明兵丁豕突狼奔,一哄而散的那一幕,张居正又有些抓狂了,狠狠攥着手里的文集。一声长叹,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大明要整军备战又谈何容易,任重而道远乎。

    数日后,大晴天。

    锦衣亲军大校场上,万余人默然肃立,鸦雀无声,只有东南风吹的大红军服猎猎作响。

    上首,陆柄穿蟒袍,挂金鱼带,手按战刀冷着一张四方脸,肃杀森然。

    “开始吧!”

    陆柄一挥手,李青阳便躬身一礼,开始选兵,他依照戚继光独特的选兵之法,脸皮白净,看似伶俐,看见上官也不知敬畏的,通通不要。在锦衣亲军服役超过两年的老兵,家中独子也不要。

    这几个条件一提出来,万余人被淘汰了一大半,连陆柄脸色都发黑了。

    下首,锦衣军官们纷纷抱怨起来,这也不要那也不要,这位李百户选兵比选妃还挑剔,犯得上么。然而李青阳却坚持己见,戚继光早在浙江,被这些圆滑的老兵痞,娇惯的独子给折磨惨了,切肤之痛,创造出一套独特的选兵之法。

    戚继光独特的选兵法,专挑黑大粗壮,皮肉结实的乡野老实人。

    这样的部队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花费些心血惊心操练,就能打造出一支军纪严明,悍不畏死的护国利剑。

    选兵,从早晨选到晌午,大家伙都在打哈欠了。

    最后只剩下千把人,李青阳提出个更严苛的条件,城里人不要,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哗然,炸窝了。

    众位北镇抚司同僚抱怨起来:“大人,可不能由着他!”

    “荒谬,有这样选兵的么!”

    上首陆柄也呆住了,眉头一皱道:“李青阳,这可是陛下交办的皇差,办砸了你知道有什么下场么?”

第七十章 沙场点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