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同袍将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十分的高兴,他本来就看史可法一直都不顺眼。既然如此,那么他不妨顺势的再把这个敌人给贬下去。
所以他找了许多的御史言官和詹科道官员。一起上奏弹劾史可法。皇帝也看得出来,这是马士英想要大权独揽,就算是他再不管事儿,这个时候也要跳出来,压制一番,不然的话,马士英真的要飞到天上去了。
他把上奏的人全部都降一级、罚半年俸禄。马士英剥夺兵部尚书衔,只保留大学士。这样马士英十分的吃惊,因为这个一直以来都不管事儿的皇帝,在发起怒来的时候也是骇人的。
这件事就这样平复下去了,因为弘光皇帝的压制没有产生任何的余波,这个也让应天府从此也陷入了真的平静之中。
这对于南明朝廷来说,实际上真的是一件好事,这个时候他们要的,并不是什么恢复失地,他们更加需要的,只是不再内斗休养生息。只有自己不折腾自己才会变得更加强大,只有变得更加强大,才没有人敢于欺负你,这是一个十分朴实而有效的道理,只不过这些南明的官员们,真的想不清楚。
而就在这个时候,凌小云去承受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因为多尔衮思虑再三之后,终于要对中前所下手了。可是他也很忌惮中前所的战斗力。并且出于想要把吴三桂拉下水的想法,他没有顾及到吴三桂之前的请求,准备让吴三桂作为先锋去剿灭凌小云。
摄政王多尔衮给了凌小云一个十分优厚的条件,由吴三桂代为转达,甚至亲自拟了一道大清的圣旨。
圣旨上写的很清楚,如果凌小云愿意投靠大清,那么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麾下的2万士兵仍然由他自己统领。而且仍然是改编为绿营之后,任绿营副帅,做吴三桂的二把手,同时也将其封为郡王。但是如果说五天之内,没有出城投降,那么,一切都没有余地,中前所这座小城终究会被十几万天兵夷为平地。
凌小云告诉所有人,任何人都可能投降,但是中前所的士兵是不可能投降的,也不会为什么高官厚禄所摆布。所以他告诉自己城内的士兵官员和百姓们,谁想要归顺大清自己绝不阻拦。但是这里的一针一线,甚至是一件衣服,都不允许带走,只要想归顺的,今天走还没事儿,来日如果再有想要蛊惑军心的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直接处以军法。
中前所城内所有的人都没有人愿意走,因为他们知道,去到青军那一边,只有可能成为两种人,一种是像吴三桂那样的人上之人,但是他会终究成为很多人唾骂的对象。而且想做那种人,也是靠着实力,实在是很难很难,另外一种人就是普通士兵或者中下级军官,最后终将成为炮灰罢了。
没有任何人生来就愿意当炮灰,如果为自己的信仰而战,死去之后还有人立碑祭奠抚恤家属,死在敌方的阵营里,终究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还会被后人唾骂,这笔账所有人都算得出来,所以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傻事,冒这样的险。
因此,凌小云根本就不需要动员许多,没有任何人想要出城投降,所以凌小云以自己的名义宣告全军,从明日起,如果再有人说一个“降”字,无论是谁,一定斩杀。
但是出于对老长官的尊重,他并没有斩杀吴三桂派入城内的使者,只是把他安安稳稳的礼送出城,在他走之前还给了50两银子,作为这趟来的辛苦费。
但是同时他对这位使者说:“请你转告吴将军,此前我们都是大明袍泽,而此时,我是大明的将领,他却是清军的绿营。我们已经不再是兄弟情分了,战场之上我不会手软留情,希望他也一样。”
使者出城之后,找到吴三桂说了这些。吴三桂心中一沉。凌小云真的不是池中之物。如此之人,不能做兄弟,不能做同袍,真的是万分可惜。最为可惜的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必须要做敌人。
可是上了贼船容易,想下贼船就难了,吴三桂已经上了多尔衮的贼船,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一旦选择他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只能任由着大清摆布。不然你以为这个顺义王的名号是白给的,现在他背叛了大明,如果再背叛大清,他将无法在这个世上立足。因此他只能排兵布阵,对自己的老兄弟们进行攻击,无奈,却必须要做。
世界上有很多无奈的却必须做的事情,因为这都是自己的选择,凌小云并不怪吴三桂,因为他无法替吴三桂作出选择。同样他也无法替自己作出选择。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魂。所以,既然吴三桂选择了一个相反的方向,他们就注定只能是敌人,而不是朋友。
凌小云很快的完成了对战斗的动员,现在他正在等待,等待着和自己昔日的同袍开战。
第95章 同袍将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