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侍郎犒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世袭罔替,这样的待遇,在大明王朝是不可能有的。最好的情况是在立下大功之后,追封郡王,且子孙也不世袭。
吴三桂的脑子很混乱,他一直在想自己失去的这次机会。也一直以来茶饭不思,想着自己以后该怎么办。此刻虽然正值壮年,可人生之中,有几个壮年呢。
正在这时,一名校尉进来说:“大帅,朝廷发来了滚单。”
所谓滚单,如果按现在的概念,可能就是紧急通知之类的东西,吴三桂不想看,不用看也知道,不是鼓励就是督促,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了吧。
但是这次,倒是猜错了,不是鼓励,也不是督促,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内阁转皇帝的旨意,委派兵部右侍郎李仲章前往辽东前线劳军。同时带来的,还有白银十万两,猪牛羊各二百,大米一万斤。
对于拥兵两万余的山海关来说,这些劳军的费用实在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说白了这些吃的,也就够大家改善伙食吃个一两天,这些钱,分摊给士兵也就是一个月的饷银。
不过,吴三桂心理明镜一般,这也可能是皇帝能够拿出来的唯一的家当了。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又为自己之前的想法觉得有些惭愧,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首鼠两端,怀有异心。
腊月初十,辽东巡抚、总兵官吴三桂在带领关内四品以上武官迎出十余里地。把侍郎大人给接了进来。
要说这位李侍郎也不容易,带着这么多的物件,很真怕路上出什么闪失,十万两银子,这么多头牲口,这要真是丢了,还真不是个小事,好在一路上还算是平安。
在中军大帐设摆香案,迎接圣旨。宣旨完毕,吴三桂赶紧吩咐设宴,就着带来的这些东西,顺便犒赏三军,以显示皇恩浩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仲章已经脸上带了些醉意了。他问吴三桂:“吴大人,容在下说一句不该说的,这山海关驻扎着你的二万多人,到底能抵御多少兵马。”
这问题就有点小尴尬了,这不是让人自卖自夸嘛。不过李侍郎是兵部堂官,虽然官品不如吴三桂,也没有爵位,毕竟是兵部的领导,还是宣旨钦差,这个问题,还是要回答的。
吴三桂笑着说:“李大人,我不敢说我这里能抵御多少兵马,但我敢说,只要我这辽东军还有一人在,敌寇休想越过半步。”
李仲章也可能觉得自己问的不大对劲了,夸了一番辽东兵强马壮之后,就转移了话题。
聊了一些闲话之后,李仲章忽然想起来了上次自己问过的那个凌小云,就顺便问了一句:“吴大人帐下也是年轻人辈出,我看也可以再其中拔擢一下重用一下,这样不至于军官太过于思维老化,也可出新嘛。上次,两位百户在我那里提到了一个叫凌小云的士兵,就可以尝试大胆用嘛,他现在怎么样了。”
凌小云已经正式成为最基层的大明武官了,时任正八品总旗。不过话说,应该还不算最基层,因为下面还有小旗和伍长。
第16章 侍郎犒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